笔趣阁

笔趣阁>李清照的资料 > 他到底是个诗人(第2页)

他到底是个诗人(第2页)

鸳鸯相伴三十载,一旦永失佳侣,李清照的悲痛可想而知,泣血写下:

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丈夫的死,宛如有人用刀生生捅进她的胸膛,剜出一颗心来交她捧在手上,她以孟姜女哭长城的滔天痛彻悲悼着自己的丈夫,却终究唤不回他的英魂。

那个人走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也随他而去,再也鲜活不起。国破家亡的双重打击,让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娇弱身躯再也支撑不住,病倒下来。

建炎三年秋,赵构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李清照失去了一生的伴侣。

然而动乱的时局却连伤心的时间都没有留给他们。金人不断逼近,长江即将禁渡,朝廷忙于做疏散和逃亡的准备,决意兵分两路:高宗继续南行,却让隆祐太后率领宗室六宫奉着神主牌位前往洪州(今江西南昌)。

事势紧迫,李清照病得“仅存喘息”,更无力做出周密安排。她自觉无法带着大批金石书籍奔波,因赵明诚的妹婿任兵部侍郎,扈从太后凤驾,遂将大量器皿行李相托付,自己则带着余下文物暂且停留,随后再做打算。

孰料,当年底,金兵攻陷洪州,连舻渡江之书俱化云烟。

李清照闻讯,不禁捶胸顿足,痛悔何如,此时唯有身边留存的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数箧及三代鼎鼐等文物还在,遂搬于卧室内,病中把玩,相对垂泪。

她是能诗善赋的,但我们在《漱玉词》中竟找不到一首明确的悼亡词,不知是因为悲伤太过难以提笔,抑或是在离乱中丢失。

唯有一首《孤雁儿》,题为咏梅,实则悼亡。虽不知作于何时,但赵明诚死于夏末,李词描写的却是冬景,可知最快也是次年春天了。

孤雁儿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藤床纸帐,言其简陋,但是仍有玉炉沉香,保留着旧日生活的痕迹。

梅花新放,倚枕听笛,不禁泪下千行。只为吹箫人去,鸳鸯失侣,人间天上,相见无期,纵然再有雁行飞过,却捎不来伊人书信,唯有长空寂寞,此恨绵绵。

弄玉吹箫引凤的典故,李清照不是第一次用了。之前《凤凰台上忆吹箫》便道:“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彼时只说生离难过,每每泪洒香笺,栏杆倦倚;而今才知哀莫大于心死,孤雁难栖,从此万种情意,更向何人说。

词眼在最后三句:“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当真有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的悲怆感,如余音袅袅,大雪茫茫,令人读诗至此,简直要伏案大哭一场。

自古不乏男性诗人哀惋妻子的悼亡诗,但是以孀妇之身追念亡夫的,却是以此首为最。

不过,最能表达李清照对亡夫挚爱之深的,还要属字字泣血的《金石录后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