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李清照月满西楼 > 李大娘子和赵三郎的幸福生活(第1页)

李大娘子和赵三郎的幸福生活(第1页)

钪一李清照十八岁那年,嫁与吏部侍郎赵挺之的三子赵明诚为妻。

关于李清照的传记或影视剧,多愿意把下面这首词视作李清照初逢赵明诚那个瞬间的写照: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少女刚刚荡完秋千,正在整理衣袖呢,忽然看到客人走进来了,于是急忙回避,却又忍不住回头张望。

这和前面的两首《如梦令》一样,李清照最擅长的就是抓住生活中的一个瞬间、一个片段、一个细节来做最生动灵活的描写,充满意趣。

蹴,即踏。词中并不提荡秋千有多么快乐,却只写“慵整纤纤手”的尽兴。手都麻了,自是荡得快意之至。一个“慵”

字,充分写出了大家闺秀的尊贵与娇憨。

“薄汗轻衣透”是实情,春梅时分,天气犹凉,她却只穿着轻便春衣,玩得出了一身汗,可见是个相当活泼健康的少女;“露浓花瘦”则是比喻,形容汗珠仿佛娇艳新花上缀着的一颗颗露珠。但是也可以理解成花园的晨景,一语双关,十分巧妙。

这时候突然听见有客人进来,大家闺秀自是应当回避,因为踏秋千而脱下的鞋子都来不及穿,只穿着袜子就赶紧往屋里跑,连头发都松散了,金钗滑落下来。这句显然化自李煜的“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刬(chǎn),削去,铲平。形容女孩子小心翼翼贴着草皮踩着碎步一路小跑往房中溜去的模样。

但是大约听到了客人的声音吧,忍不住想回头看看到底是谁,又怕有失身份,于是假装欣赏梅花,回首轻嗅。

这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写活了少女想见又不敢见、偷窥又害羞的微妙心理。动作层次分明,心理曲折多变,刻画栩栩如生,难怪关于李清照的电影和戏曲作品大多愿意把这一身段作为李清照的特写亮相。

如果那就是赵明诚第一眼看到的李清照,那可真是一个惊艳的定格啊。

即使时光流转,爱情褪色,那美丽少女粲若流星的回眸一笑,也必当在幽黯沉郁的记忆深海里依然闪亮。

关于赵明诚求娶李清照的过程,有一个堪与蔡邕题词曹娥碑的故事相媲美的传奇说法。

三国时期,曹操与杨修打马经过曹娥碑,看到碑后有蔡邕题词:“黄娟幼妇外孙齑臼”。曹操不解,问杨修说:“你可知这是何意?”杨修方要说出答案,曹操却又阻止说:“且慢,等我好好想想。”

两人埋首前行三十里,曹操终于想明白了,令杨修说说他所知道的。杨修说:“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曹操的想法同杨修是一样的,他慨叹:“但你才思快出我三十里。”

这个故事记录于《世说新语》中。汉代大儒蔡邕,就是创作《胡笳十八拍》的才女蔡文姬的父亲。

且说赵明诚不知道是不是从这个故事里得到的灵感。有一天早晨醒来,忽然对父亲赵挺之说,梦里看到一本天书,只记得这么几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赵挺之想了想,为儿子解梦道:“言与司合,是个‘词’字;安上已脱,是个‘女’字;‘芝芙草拔’,为‘之夫’二字。

这是说你必要娶一位绝世才女,成为‘词女之夫’。”

当代词女,非李清照莫属。于是赵挺之便敲锣打鼓地上李家提亲来了。

即便这个故事是真的,赵明诚的梦也是假的,九成是赵家父子为了求娶李家千金而编的谎儿。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政治风向。

这就涉及了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熙宁变法”与“元祐更化”。

宋神宗熙宁年间,任用王安石为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财政方面有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军事方面有保甲法、保马法等;次年又颁法改革科举,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

这就是载入中学课本的“王安石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这场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共持续了十五年,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熙宁新法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的强烈反对,神宗过世后,高太后垂帘听政,拜司马光为相。于是司马光尽废新法,且贬谪了所有支持新法的人,并把因反对新法而被贬的范纯仁、李常、苏轼、苏辙等人全部召回朝中任职,其时为元祐元年,史称“元祐更化”。

李格非为苏轼门生,自然属于保守党一派;而赵挺之则是新党骨干,此前在德州推行市易法时,正值黄庭坚监德安镇,以为小镇民贫,不堪新法,两人由此生隙。后来赵挺之召试,苏轼说:“挺之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