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李清照的词精选10首 > 江山留与后人愁(第1页)

江山留与后人愁(第1页)

一绍兴四年(1134年)十月,金兵再度南犯,宋高宗弃临安逃跑,江浙之人也跟着茫茫然地奔逃,“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卜所之”

(《打马图序》)。

李清照也被迫再次开启了流亡模式,自杭州溯流而上,前往金华避难。途中经过严滩钓台时,忍不住借古讽今,又写下了一首寄寓颇深的怀古绝句:

夜发严滩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严滩,在浙江东南,相传为汉代隐士严光垂钓之地,又名严子陵台。

西汉末年,严光(字子陵)与刘秀是好朋友,在其微时对其颇有帮助。后来刘秀称帝,为汉光武帝,便请严光出来做官,严光拒绝,隐居富春江垂钓。

范仲淹任桐庐太守时,于钓台建严光祠堂,并为记,其中云:“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李清照这首诗是说,世人或乘商船,或乘扁舟,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无非为了名利二字,唯有严子陵淡然垂钓,不问沉浮。如今我等这般匆匆来去,哪里有先生的淡定从容,真是令人羞愧,所以不敢面对,只好夜过钓台。

这首诗讽刺了逃亡朝廷文武大臣的卑怯自私,连对自己也不曾放过,表达了强烈的感怀伤时之情。

而若联系赵构在同一时期的词作,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赵构在文采上远远比不上他的老爹宋徽宗赵佶,但是作为皇子,毕竟也还是会写诗填词的。史上流传下来的高宗作品不多,但有十五首《渔歌子》,却连词带序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序云:“绍兴元年七月十日,余至会稽,因览黄庭坚所书张志和渔父词十五首,戏同其韵,赐辛永宗。”

《渔歌子》词牌为中唐张志和所创,又名《渔父》,目前共留存五首,但是赵构说看到了黄庭坚所书的十五首词,不知是否为早期典藏。其中最经典的一首,不仅进了中学课本,还成为日本学生的必诵诗目: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的《渔歌子》自创制起就代表了一种遗世独立性耽烟霞的隐逸之志,不但对诗人们影响巨大,还被奉为了道家经典。

赵构同学在绍兴元年时心情颇好,兴致也很高,灵感才思都比往常迅捷许多,竟然用张志和韵,也写了十五首《渔歌子》,赠送宠臣辛永宗。且录数首为例:其一

薄晚烟林澹翠微。江边秋月已明晖。

纵远舵,适天机。水底闲云片段飞。

其二

扁舟小缆荻花风。四合青山暮霭中。

明细火,倚孤松。但愿尊中酒不空。

十二

一湖春水夜来生。几叠春山远更横。

烟艇小,钓丝轻。赢得闲中万古名。

十五

云洒清江江上船。一钱何得买江天。

催短棹,去长川。鱼蟹来倾酒舍烟。

连书十五首,显然是炫技,通篇表达淡漠功名达观隐世之志。

帝王之词,必须流传,这些歌儿自是传遍了大江南北,李清照想不听见都不可能。然而看到一个逃跑帝王声称“扁舟小缆荻花风”“赢得闲中万古名”,怎不令人气恼?

于是,她在诗中所写的这句“扁舟亦是为名来”也就蕴意颇深了。

赵构的《渔歌子》是在浙江会稽所写,如今李清照亦往浙江而来,经过严子陵钓台时,不能不想起这十五首渔歌,再想到赵构常自比晋文公重耳或者汉光武帝刘秀,更是感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