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点评胡雪岩成功之道 > 第21章(第3页)

第21章(第3页)

军火生意,一头连着官府,一头连着盗匪,所以风险特别多,也特别大。做军火生意的商人有如踩钢索、过独木桥,赚的都是提心吊胆的钱。

话说胡雪岩从外商手中买进那批先进军火,从上海运到浙江境内的乌岭山,便被一伙土匪劫持。胡雪岩自从做军火生意以来,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一时间一筹莫展,拿不出个好主意来。

这时,胡雪岩松江漕帮的朋友尤老五赶来了,原来胡雪岩军火被劫持的事,他已听说了……凭藉他松江漕帮的消息灵通,他很快得知这事是由外号叫做跷脚长根的土匪于下的,而跷脚长根恰好是尤老五的朋友俞武成过去的一名手下,只是如今势力强大,自己另立门户了,但若俞武成亲自出面,想来这事不难解决。所以他跑来向胡雪岩报告了这个消息。

胡雪岩听尤老五这么一讲,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他很庆幸自己那次去上海买商米垫漕米时交上了尤老五这位朋友。尤老五在商业上给了他许多帮助,不仅在货物运输上给他提供方便,还时常向他透露各种信息。

在尤老五的引见下,胡雪岩结识了年逾古稀的俞武成。依靠多年从商的经验和手段,胡雪岩很快就和俞武成结成了朋友。俞武成不顾年事已高,身体不便,答应为胡雪岩亲自奔走。

在俞武成面前,跷脚长根满口应诺,想来跷脚长根也要看看他的老面,但一待俞武成离去,跷脚长根便一拖再拖,老是不见动静。

胡雪岩见跷脚长根如此无赖,俞武成又奈他不何,只好另打主意。既然跷脚长根行踪已定,不过就是凭手中有点势力,才胆敢这么爱理不理,那就只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胡雪岩在官场上的朋友不少,而浙江巡抚何桂清就是他在浙江官场最大的靠山。

何桂清是王有龄的总角之交,当年王有龄能够顺利地补上浙江海运局“坐办”这个实缺还多亏何桂清的暗中帮助。对于胡雪岩倾囊资助王有龄进京“投供”一事,何桂清也有所了解。更为重要的是何桂清现在的宠妾小翠,就是胡雪岩忍痛割爱,送给何桂清的。

听胡雪岩报告此事后,何桂清立刻调遣官军,将跷脚长根的老窝乌岭山围得水泄不通,一场战事眼见一触即发。

胡雪岩见这****之势,知道双方如果真正交锋,跷脚长根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依胡雪岩的为人,他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所以,他请何桂清暂时别忙着进攻,待他与俞武成商量之后,看能不能以安抚的方式来解决这件事,这样官兵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俞武成见这时候胡雪岩居然还有菩萨心肠,真是不解,以官军的势力,一举就可以把跷脚长根拿下,然后取回被夺去的军火,何必还怜悯自己的仇人?他是不愿再看到跷脚长根这个不义之徒了。

胡雪岩考虑跷脚长根毕竟也是一条汉子,不须要做这些无谓的牺牲。如果双方真的打起来,肯定对彼此都没有好处。因此胡雪岩决定亲自上乌岭山一趟,找跷脚长根面谈。

天黑人静,跷脚长根正待在屋里考虑对策,眼见山脚下的官军兵多将广,一场祸事已是免不了了,只好作破釜沉舟的打算了,大丈夫死则死已,到死也要拼一个鱼死网破。忽然,一个喽罗跑来报告,说胡雪岩上山来求见他。在这种时刻,胡雪岩居然敢只身冒险来见他,一定有什么大事,跷脚长根心里这么想。

胡雪岩一进屋来,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来意。只要跷脚长根归服朝廷,并交出那批军火,他胡雪岩保证所有“山上弟兄”绝对安全。

正处于绝望边缘的跷脚长根,听胡雪岩这么一讲,心中又燃起了求生的希望,他听说过胡雪岩的为人,也知道胡雪岩敢于独闯虎穴,也是真心诚意为他着想,倘若仅是要夺回他那批军火,又何须冒险上山,直接叫官兵攻剿山寨,多省事。

跷脚长根也没多说话,大家都是明白人,何必多言呢,他答应了胡雪岩的条件。

胡雪岩披着淡淡升起的雾霭,连夜返回何桂清的驻营,向何桂清诉说了跷脚长根愿意就抚的事。何桂清没想到这么快就把事情谈妥,这也减去了他的不少麻烦。

第二日,跷脚长根带着他的部众下山就抚,并完好无缺地交还了胡雪岩的那批军火。最后,何桂清收编了跷脚长根的部众,并封了跷脚长根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衔。

胡雪岩又一次成功地化解了他所遇到的商业危机,且使他的侠义之名四播,**只要一听说是胡老板的货,纷纷开道让路,所以胡雪岩的货物运输,总是畅通无阻,买

卖做起来当然是格外的顺利。

如果没有松江漕帮的尤老五提供消息,胡雪岩很难知道他的货被何人劫走,更难知道跷脚长根是何许人,这还是得益于他当年到松江买米时,交上了尤老五这位灵通人士。当然问题的最后解决,还依靠了何桂清这座官场靠山,当年的忍痛割爱换来了今日何桂清的鼎力相助,如果没有前面那层渊源,想来何桂清也未必肯为其出力。这一切都是胡雪岩过去圆融处世的结果,此所谓有因必有果也。

而胡雪岩的侠肝义肠,在跷脚长根垂危之际又得以充分体现。他不计前嫌,反而大发菩萨心肠,挽救了跷脚长根一命。这虽只是举手之劳,却为他在**赢得了声誉,又为他在日后货物运输中提供了难得的保障?胡雪岩在商界圆融处世的高明手段,再一次发挥了独到的功效。

要想在商场中谋求长期的稳固发展,首先就要排除那种偶然的侥幸心理,背信弃义的侥幸顶多只能一时得逞,切不可因自己一时的侥幸得逞而得意忘形,因为这往往会为自己将来的挫败埋下一个“伏笔”。

胡雪岩的圆融处世之道,能够使各方都觉得满意,这主要是因为胡雪岩的处世态度,既通,且活,又融。通是权与变,活是趋向目标,融是状态,三者合一,就能达到其所追求的目标——圆满。

成功语录:权衡轻重行止适量

一般人都认为自己具有判断力,能够权衡轻重利害。有时还把自己当做神看待,对是非曲直看得很准确。事实上,一旦事到临头,才发现自己简直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没有把握,也弄不明白。事后之明,人人都具有。事先和事中,由于当局者迷,而且事态不断在变化,实在很不容易看得清楚。中国人回答问题,很喜欢说:很难讲。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是人而不是神,看不精准。何况一切都在变化,世事难料,当然很难讲。所有问题,对中国人而言,可以归纳出一个答案,那就是简单的三句话:很难讲,看你怎么讲,随便你讲。放诸四海而皆准,聪明人听得很明白。不聪明的人,听得十分迷糊,认为说了好像跟没说一样。

权衡利弊,为民着想

胡雪岩一生经商,有一志向就是“上忧国,下忧民”。是他继承了传统商人优秀品格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协理洋务。协助西征是报国;济世善举,善扶贫困之民则是忧民。这是胡雪岩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胡雪岩一向认为:无论为官为商,都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既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也要为天下黎民着想,否则,为官便是贪官,为商便是奸商,这两种人,都是没什么好结果的,因此,他胸怀济世之精神去经商。

自古以来,商人总是为利而奔波,为利者当然免不了使手段、耍聪明。因为“利”之为物,往往不在己,而在他人,或隐匿于物中,尚需发掘。

商人们就是要运用自己敏锐的眼光,纵观万事万物,从中发现有可乘之机,然后运筹帷幄,从中渔利。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