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们的坚持 > 彼之雨雪吾之春风(第1页)

彼之雨雪吾之春风(第1页)

]&王馨怡

同是竹杖芒鞋,有人看见一身落寞,有人则品出一派洒脱;同是夕阳余晖,有人秋水共长天一色,好不壮阔,有人则日薄西山,心头戚戚寞寞;同是兰舟催发,有人只识现时的肝肠寸断,有人却望见了日后的山长水阔。同事同物,而所见之景万殊,是心之迂阔不同、视野之远近有异也。

钱锺书先生,我最敬佩的一位君子,一位真正能看见坟墓旁的鲜花、听见巉岩上的鸟鸣的智者。十年浩劫,冷眼冷遇冷言冷语,在他眼里恰是难能可贵的好时机——他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我知道许多人心驰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也企慕庄子所谓的“陆沉”,而真正甘心“埋没”的却寥寥无几。锺书先生则不然,他将人人避而不及的“埋没”视作另一种形式的积累。“埋没”于他是一件量身定做的“隐身衣”,在它的遮盖下,世态人情分毫毕现,可作书读,可当戏看。唯有身处不名的人最有机会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非面对观众的表演。这一切嬉笑怒骂最后也都化为滋养其作品情节、人物、细节的万斛泉源,成为不朽的经典。

人人不解锺书先生“曳尾涂中”之乐,却不知道泥淖里也能看见天空中的飞鸟,也更有可能触碰岸边思想的蒹葭。于是在那个许多人只看见黑暗和痛苦的年代,钱锺书还看见了理想和光亮,并凭着这一道光摸索到了天放亮的时刻。君子心连广宇,视野通达,能识疾风中劲草,见暮霭中虹霓。

还有一位不得不提——史铁生。对于残疾和苦难,他如是说:“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他看见了现实中缺陷的必然性,他的身体是残缺的,更可悲的是有些灵魂的千疮百孔。因此,残疾和苦难都没成为他怨恨命运的理由。面对死亡,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看得透彻,以至在2010年死亡真正降临的时候,他也毫无恐惧,离去得既勇敢又有尊严。撒旦如遍地吼叫的狮子四处寻找可以吞噬的人,常人只见死亡之可怖狰狞,史铁生却看见死亡中的新生、悲悯、安宁。他的心态正如地坛里的草木蜂鸟,素朴灵动而极富生气,也正是这种心态让他看见了“荒凉衰败”的地坛里的蓬勃之气,看见卑微蚂蚁的可爱、渺小露水的圣洁、丑陋蝉蜕的诗意,看见万物性灵,看见大智大美。他在朱漆剥落、围墙坍圮的地坛里看见了生命的真谛。

万物都有千百张面孔,关键在于你选择哪一张去触摸。囿于眼界和心态,许多人往往只见晦暗、阴沉、肤浅的一面,却对其他模样视而不见。东坡眼中的星月赤壁却是他人眼中吊古伤今的伤心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眼中的“科学与诗意完美的结合”可能是很多人眼中平凡至极的小村落,巴菲特眼中财富涌动的机会恰是出现在其他股民仓皇而逃之时。写过《龙城三部曲》的作家笛安曾被问询为何选择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作为故事的落笔点,她回答:“可能大多数人提及普通、家庭、三代,都会想到柴米油盐的琐碎,但是我看见了其中复杂而柔软的人性。”实际上,她上升至人性高度的眼界不仅触动了读者,更成就了她自己。

人生路漫漫,有人俯仰之间皆是阳春烟景,有人却愈走愈心力交瘁。何妨阔心胸、拓眼界,以浩然心胸拥抱大世界,以开阔视野观人情百态,见平凡中的不凡、纷繁中的简单、困窘时的机遇。故彼之雨雪,即吾之春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