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8浪迹法则十三:找准位置,把本职工作做好。对于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工作,即使能力足够,也不要插手,职场最忌越位。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在一个团体之中,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子。即便得意时也不可忘形,不小心把手伸到人家的地盘上,难免会受到上司的戒备、同僚的排挤。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气度。找准位置,把本职工作做好。对于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工作,即使能力足够,也不要插手,如此才能不越位、不越权,才能走出一条平稳的发展之路。
上司和下属之间的角色关系被确定,人们就会依照彼此间所认可的相互交往方式同对方“打交道”。作为下属,应依据法律或章程赋予的特定职责和权限进行工作。作为下属,应围绕上司去实现目标。上司和下属都各干各的事情,各守各的本分。既不应让上司领导去干下属的事,陷入事务主义;也不应让下级人员去做上级的事,出现“越位”,即越权或擅权。我们强调,要准确地认知自己的社会角色,摆正自己的社会位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克服“越位”现象,找到一个稳妥的出力方式。
身在职场,要想真正成为领导靠得住、信得过、离不开的得力助手,就必须把握好办公室工作的特点,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让自己越位,也不要让别人占据了自己的位子,这样,才能够保证团体成员间的协调合作,推动共同的事业向前发展。如果大家都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团体工作便无法协作进行。
当然,从为人处世的角度看,一个人要想达到升迁的目的,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若非自己权限范围的事务,最好不要随便掺和或插手。这样,才不会给人一种不尊重上司,或者想霸占上司位置的感觉。否则,锋芒毕露,显现自己的野心,将会受到同僚的攻击、上司的防备和打击,从而严重影响个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事业的发展。
那么,“越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职责越位
哪些工作应该由谁干,这里面有时也有几分奥妙。有的人不明白这一点,有些工作,本来由上司出面做更合适,他却抢先去做,从而造成职责越位。
2。表态越位
表态,是表明人们对某事件的基本态度,一般与一定的身份相联系。超越身份,胡乱表态,是不负责的表现,是无效的。对带有实质性问题的表态,应该经过上司或上司授权。而有的人作为下属,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在上司没有表态也无授权的情况下抢先表明态度,造成喧宾夺主之势,这会陷领导于被动,领导当然会很不高兴。
3。决策越位
决策,作为领导活动的基本内容,处于不同层次上的领导者其权限是不一样的。有些决策可以由管理者做出,有些决策则必须由上司做出。有的下级人员不能充分认识这一点,明明应该由上司作出的决策,他却超越权限,自己擅自做出。
4。场合越位
有些场合,如同客人应酬,参加宴会,也应适当突出上级。有的人作为下属,张罗过度,显自己过多,显上司太少,这也不好。我们常从电视里看到,中央领导接见先进人物,参加宴会,一般主要领导走在前面,给的镜头要多些;照相也都是主要领导处于显赫位置。这点,我们在处理与上司关系时,很有必要借鉴。在某些场合,最好也要注意不越位。
5。答问越位
有些问题的答复,往往需要有相应的权威,作为职员、下属,明明没有这种权威,却要抢先答复,给领导造成工作中的干扰,这是一种不明智之举。
总之,任何个人都是处于社会中的个人,他总是在社会中居于某一特定位置,有一套与这种位置相关联的行为模式,代表着一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即人们的角色地位。这种角色地位是社会客观赋予每个人的,代表了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是每个人的身份,谁都不应超越。它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必须与它相符合,这样才能够与其他社会角色的关系处于常态,保持和谐。反之,则必然引起自己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紧张,甚至危及正常工作和秩序,给社会和事业造成不良影响。
[案例]
俗话说:人倒霉的时候,喝口水都塞牙缝。前两天因为坐电梯的事,莫妍已经郁闷的不行。可没想到今天又自作聪明,把王虹给得罪了。
昨天,报社里的一位特约专栏作家由于没能按时把稿件传过来,再加上当时他的电话又打不通,为此搞得整个出版社是人仰马翻,但好在大家的努力之后,报纸还是按时印刷了。尽管如此,还是引起了王社长诸多的不满。
王社长让王虹写一篇解约协议书给作家发过去。而恰好王虹手边有事要忙,于是又把这件事交给了莫妍去做。
莫妍心想这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把写好的协议书给对方发过去就行,再说是对方没能按时交稿,于是便接下了这份工作。莫妍编写完解约协议书后交给了王虹过目,回复说没什么问题,让她直接发到对方邮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