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凡事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
在做事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人,有的人很健谈,有的人脾气暴躁,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爱挑剔,有的人自以为是,还有的人甚至对你充满敌意……该如何去面对这些个性迥异的人呢?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是最好的办法。在办事的时候多几个心眼,找到对方的性格特点,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1。办事看人,人异法变
事情没有绝对的,生活中许多道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同一件事情,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所不同。办事时也应遵循同样的道理,同一件事因为面向的对象不同,办事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知识渊博,门下的弟子非常多。但是孔子教育这些弟子从来都不搞一刀切,而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个,性的弟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有一次,弟子子路问孔子:“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对吗?”
孔子说:“对,就应该这样。”t-
过了两天,另外一个弟子冉有又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可孔子却说:“只需要考虑两遍就可以,不用三思。"
针对同一个问题,孔子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人们很不能理解。于是就问孔子:"同样的问题,两个不同的弟子,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却不一样呢?”
孔子说:“我是按照他们两人的性格特点作答的。子路为人鲁莽,不喜欢思考,所以我告诉他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以免他没有考虑成熟而在仓促之间作出决断;冉有生性优柔寡断,对于一些事情往往是前思后想却难以作出决断,所以我告诉他考虑两次就行了,没必要考虑三次,用意在于鼓励他大胆尝试。"
人们才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孔子教育方法得当。
教育要因材施教,公关办事的时候也要因人而异,如果对方重感情,那就以情动人:如果对方是重理智的人,那么自然就应该同他说理。三国时期,许允的做法就很值得人们效仿。
三国时期,魏国许允担任吏部侍郎,在选派官员的时候,多选择他的同乡。魏明帝听说这件事情以后,心中开始犯嘀咕,认为许允是在结党营私,居心不良,于是就派侍卫将他传去问话。
许允哪想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当他被皇帝的侍卫带走的时候还莫名其妙。好在他的妻子脳袋极为清醒,赶出来提醒他说:“聪明的君主只能以理说服,不能依靠软语相求。"
魏明帝一见许允就责问他为什么要重用同乡,是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许允想起妻子的话,便理直气壮地说:“孔子曾经说过,在举荐人才的时候要举尔所知,,我之所以任用我的同乡,那是因为我对他们很了解,觉得他们担任那些职务非常合适。如果陛下认为臣所说的话有不实之处。完全可以去考察他们,看看他们到底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甘愿承受一切责罚,但如果情况属实,还请陛下开恩放臣回去。"
魏明帝便对许允举荐的那些同乡做了一番细致的考察,发现每个人都可以胜任其职,于是对许允褒奖一番。让他回家了。
许允重用同乡,是根据魏国的荐举制度。不管他此举用意何在,也不论这么做是否妥当,但完全合乎皇帝认可的“理许允的妻子明白,要想说服皇帝,以理服人才行得通,婉言哀求难以有好的效果,所以,她才叮瞩丈夫要以理服人。许允也明白这个道理,面对皇帝的责问,坦然以孔子举荐人才时要“举尔所知”相对,并通过用人称职这条硬道理,洗清了自己结党营私、居心不良的嫌疑。
在做事的时候应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类似于许允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隋朝的徐文远也是这方面的典范。
徐文远祖上本为南朝贵族,因为战乱,幼年时跟父亲一同被抓到长
安。当时,生活十分艰苦,经常是食不果腹,可徐文远没有因为生活条件艰苦而自暴自弃,反而勤奋好学,通读经书,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并开馆授徒。隋末唐初的一些风云人物,如杨玄感、王世充、李密等,都曾经在他门下学习过。
隋朝末年,洛阳一带因为我争而民不聊生,徐文远的生活也很艰难,不得不外出谋生,却被昔日的学生、瓦岗军领袖李密碰上。李密便把徐文远请进了自己的军队,以贵宾规格招待,尊敬有加,并请求徐文远留在自己的军队中为他出谋划策。
徐文远听了李密的话,没有立即答应李密的要求,而是给李密讲了一番大道理,意思是说要自己帮他可以,但是李密必须有忠义之心,心怀天下,不可胡作非为、祸乱百姓。
李密一一答应,徐文远便在李密的军营中待了下来。
后来李密行动失败,徐文远又归顺了自己另外一个学生——驻守洛阳的王世充。王世充见老师归顺于他十分高兴,赐给他锦衣玉食。虽然徐文远同样也是王世充的老师,可是,他每次见到王世充时都十分谦恭,对他行君臣之礼,丝毫不敢怠慢。
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很是诧异,就问他:“听说您对李密非常不客气,并坦然地接受他的尊敬,可是对王世充怎么会如此恭敬呢?他们二人同样都是您的学生啊!"
徐文远说:"李密是个正人君子,所以我用那种教训的口气对他说话,对他态度不客气,他也能够接受;可王世充却不同,他是一个阴险狡诈之人,不用说我只是他的一个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他的亲人朋友都有可能被他杀害。所以对他说话、行事我必须小心谨慎才行。‘
后来徐文远投降了唐朝,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待人如此,公关办事也是这样,面对不同类型的人就应该釆取不同的
方法,所谓看菜做饭、因人而异,就是这个道理。
2。就事论事,对症下药
很多事情,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一样,但是本质却完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记载说:“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汉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这段话说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患病了,症状都是头痛发热,不舒服的感觉也差不多。他们一起来找华佗看病。经过诊断以后,华佗给倪寻开了泻下药,给李延开了发汗药。知道这件事的人迷惑不解,便向华佗请教。华佗说,倪寻患的是“内实”(伤食),李延患的是“外实"(感冒),病的表症虽然相同,但所患的真实病症却不一样,所以要用不同的药来医治。两个人服药以后,第二天病果然就都好了。
根据华佗治病的故事,人们把依据不同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就叫对症下药。这一点对于人们办事来说,很有启发意义。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征讨驻守在南阳的张绣,还没有取胜,忽然得知袁绍将乘虚进攻曹操的大本营许都,无奈之下,曹操只得收兵撤退。张绣一看曹操撤退,认为机会来了,立即决定追击。张绣的谋士贾诩连忙劝阻:“千万不要贸然追击,否则有可能吃大亏。"张绣认为敌人已经退却败走。哪里有不乘胜追击的道理?于是张绣便联合刘表的队伍衔尾直追。大约追赶了十多里路,追上曹军断后的部队,结果曹操的士兵奋勇应,
战,张绣、刘表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吃到了苦头的张绣这才如梦方醒,惭愧地对贾诩说:“还是你说得对啊!真后悔没有听你的话,结果让我们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这时贾诩却说:“现在你应该赶快掉过头去追曹操,肯定会打一个大胜仗。”张绣、刘表疑惑不解:“我们乘胜追击反而吃了大亏,现在我们打了败仗,您却说应该果断追击,这是为什么呢?"贾诩胸有成竹地说:"情况已发生变化,与以前不同了,你们只管追去,越快越好,如果不胜,我拿脳袋担保!"
刘表不相信贾诩的话,坚决不愿再出兵。张绣虽有疑虑,但还是重新整顿了残兵败将,再回去追赶曹军。这一次,两军接触,一阵厮杀,曹军抵挡不住张绣的进攻,丢下许多车马粮草,慌忙逃走了。张绣大获全胜,缴获了大批战利品。满载而归。回到军中,张绣急切地问贾诩:"第一次我用耕兵去追曹操的退军,你说追不得,果然吃了败仗;第二次你却劝我用败兵去追去取胜的曹兵,反而能取胜。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贾诩解释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啊!曹操在两军相持之间,并没有失败却突然撤军,肯定是他的大后方出了问题。但是曹操毕竟是个非常懂得用兵的人,退却时,必定会做好预防追击的准备,我估计他会亲自率槓兵断后。你去追他,当然要吃亏了。打了胜仗之后曹操就松懈了,他自己一定亲率主力军队先走。即使留下断后的部队,也不会什么有战斗力,肯定不是你的对手。第二次是出其不意地追击他们,你想,这怎么能不打胜仗呢?"张绣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连连称赞:“高明!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