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唐帝国有多强大? > 第60章 刚正不阿的张九龄1(第1页)

第60章 刚正不阿的张九龄1(第1页)

张九龄(673年—740年,或678年—740年),字子寿,别号博物,是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士。作为唐玄宗开元盛世期间的重要宰相和杰出诗人,张九龄以其非凡的智慧和文采,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幼聪颖过人的张九龄,早年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能,二十岁左右即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其后,在一系列的科举考试中,他表现出色,逐步晋升至朝廷要职。在开元年间,张九龄经历了多次职位调动,从最初的校书郎到左拾遗,再到中书舍人、中书侍郎,最终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成为宰相之一,肩负起了治理国家的重大责任。

但张九龄的仕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他刚正不阿坚持正义,更不愿随波逐流,因此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佞臣,最终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被贬为了荆州长史,离开了权力中心。四年后,这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与世长辞。

张九龄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领袖,也是一位深受尊敬的诗人。他的诗歌以高雅深邃着称,尤其是在五言古诗方面,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感遇》十二首、《杂诗》五首等作品,以及像《望月怀远》和《旅宿淮阳亭口号》这样的名篇,都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和社会现实的独特感悟,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此外,《曲江集》二十卷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张九龄的一生,不仅是他个人才华的展现,更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光辉。他那种敢于直言不讳、坚持真理的精神,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所作出的努力,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

宦官世家,少有才名

关于张九龄的出生年份,有记载为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也有说是仪凤三年(678年)。张九龄出身于一个有着深厚官宦背景的家庭,其曾祖父张君政曾任韶州别驾,祖父张子胄则在窦州(现今的广东信宜县)担任录事参军,而父亲张弘愈亦非等闲之辈,曾在新州索卢县(位于今日广东新兴县南部)出任县丞。

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智慧与文学天赋的张九龄,在家族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迅速成长。他不仅聪明伶俐、反应敏捷,而且对文字有着特殊的敏感度。早在九岁时,张九龄就已经掌握了写作的技巧;到了十三岁,他已经能够撰写出成熟且优秀的作品。当时,他通过书信向广州刺史王方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王方庆对他的文章大加赞赏,并预言这位少年将来必定有所建树。王方庆的肯定与鼓励,无疑为张九龄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也为他日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崭露头角,任官唯贤

张九龄的青年时代,是才智与勤奋交织的黄金岁月。他不仅天赋异禀,更以不懈的努力不断充实自己,并逐渐成长为一位能诗善文的年轻才俊。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张九龄凭借其卓越的才能考中进士,正式踏入了仕途。

在长安三年期间,宰相张说因为直言不讳而触怒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遭到流放岭南的遭遇。途经韶州时,张说偶然读到了张九龄的文章,立刻被他的才华所折服。张说盛赞张九龄的文章“有如轻缣素练”,既能济时适用又不失高雅,遂对其厚遇有加。作为当时文坛领袖和朝廷重臣,张说的认可无疑为张九龄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激励着他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神龙三年(707年),张九龄赴京参加吏部的考试,凭借出众的表现通过了才堪经邦科的考核,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后,他奉命前往岭南执行公务,并借着这个机会探望家人。在担任校书郎数年后,尽管官职未得升迁,但恰逢太子李隆基登基成为唐玄宗,广纳贤才。张九龄应召参加了一场由皇帝亲自策问的考试,在道侔伊吕科中脱颖而出,因其出色的对策获得擢升为右拾遗。随着唐玄宗即位,张九龄又被改任左拾遗,开始了他在新朝代的政治生涯。

然而,张九龄与宰相姚崇之间的关系却日渐紧张。姚崇是唐玄宗极为倚重的大臣,掌控着国家的军政大权。即便如此,张九龄依然勇敢地向姚崇提出了建设性的批评,建议他远离阿谀奉承之人,推荐品德高尚的人才。姚崇对张九龄的意见表示赞赏,并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开始了对选官用人制度改革进行改革,坚持唯才是举的原则,从而改善了吏治环境。

先天元年(712年)十二月,唐玄宗在东宫举行文学士选拔,张九龄以其卓越的才华名列前茅,再次被授予左拾遗一职。他积极向唐玄宗谏言,主张重视地方官员的选拔,纠正重内轻外的风气,强调选官应当优先考虑贤能而非资历。这些政策建议反映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和远见卓识,也为后来开元盛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大庾岭

尽管张九龄与姚崇之间的关系在初期显得和谐,但随着时间推移,两人之间的分歧逐渐显现出来。开元四年(716年)秋,因张九龄屡次上书直言,其观点与当时宰相的政策并不总是一致,最终引起了姚崇的不满。面对这种局面,张九龄以任期届满为由,选择了辞官回乡,归养岭南。

回到故乡后,张九龄并未选择闲居度日,而是心系家乡的发展。他敏锐地意识到,大庾岭梅关作为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其险峻难行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物资运输。鉴于唐王朝自贞观以来近百年的繁荣发展,尤其是岭南地区海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广州已经成为中外海上交通的重要港口,开凿一条便捷的大庾岭古道显得尤为迫切。张九龄向朝廷提出了开凿大庾岭路的建议,并得到了批准。于是,他亲自担任工程主管,利用农闲时间召集民夫开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张九龄不辞辛劳,亲临现场指挥,踏勘路线,披荆斩棘。经过不懈努力,这条全长十几公里、宽近17米的道路终于修通,两旁还遍植松树,既美化了环境,又稳固了道路。新开凿的大庾岭古道极大地改善了南北交通状况,不仅使得公私贩运更加便捷高效,而且促进了岭南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与融合。张九龄为此撰写了《开凿大庾岭路序》,详细记载了这一伟大工程的意义:“转输不以告劳,高深为之失险。”这条古道被誉为“古代的京广线”,不仅在唐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宋代时,随着大量人口南迁,大庾岭路成为了他们前往南方最便捷的路径之一。

在此期间,张九龄与曲江县尉王履震和韶州司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诗酒唱酬,互相砥砺。特别是在开元五年(717年)夏秋之际,张九龄与王履震一同前往广州,在那里写下了《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这首诗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也让他的人生更加充实多彩。

喜欢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