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腊月初五这页开始,所有的勾脚都不再如之前那般锋利,就好像年岁渐长,棱角被磨平了一样……
由此可见,后头几页是后补的!
可为何突然直接跳到腊月,而不是跟在七月十五之后补写呢?
腊月……
岁末……
电光火石间,虞长宁想起了他们夫妇出事之时正是天统九年腊月二十。
所以这些是天统九年他回乡时所写的!
“蒙友人季明所邀,赏四明雪景,对月共饮。幸得季明携家中所炒苔菜花生相佐,其味甚美。吾讨要食谱,季明慷慨赠之……”
为何刻意强调食谱?难道这食谱指代了什么?
虞长宁觉得自己好似摸到了一团迷雾,虽朦胧不清,却也比无头苍蝇强了许多。
这些日子她明察暗访,并未发现任何不寻常的地方,直到此刻。
若是顺着这本手札查下去,或许终有拨开云雾见明月的那日。
后补的札记共有五篇,篇篇都提到了这个叫做季明的人和四明山。
其中有一篇,她印象深刻。
“吾与季明亲酿杨梅酒,埋于树下,来日若吾得女,待女出嫁时可开坛宴客……”
虞长宁合上手札,心中暗道,不如去一趟四明山看看。
晚间用过饭后,她借机向老夫人提出了这个想法。
“阿婆,我常听人提及四明山风景如画,如今春暖花开,我想去那儿看看。”
四明山地处余姚,是越州与明州的交界,是以坐车小半日就能到。
老夫人对她的请求自然无所不应,“咱们家在四明山脚下有座别院,你可以在那儿小住几日。”
四明山下有座别院?竟这么巧?
虞长宁心中一动,“阿婆,我明日就想去。”
老夫人轻拍她的手背,“好,让你二伯父送你去。”
二老爷虞敏孝因年少时摔伤了腿,与仕途无缘,只好留在家中打理庶务,便不似大老爷那般要上衙点卯,行动也自由许多。
“二伯父腿脚不便,不必辛苦他了。我有两个女使相伴,阿婆不用担心我。”虞长宁喝了口酸梅饮子,试探道,“阿婆,爹爹在余姚可有知己好友?我想着既然去了,也好拜访拜访。”
老夫人沉吟了许久,“我只记得他有位举人好友,正是余姚县人。”
莫不是那季明?
“不知那位叔伯姓甚名谁,家住何处?”
“我只记得姓王,其他便不太清楚了,你可以问问你二伯父。”
姓王……
虞长宁心下失望,但她仍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