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26日,星期五。
上午10:00,冯建国准时出现在张帆的办公室。
张帆发现冯建国非常的紧张,眼神里充满了忐忑。“冯主管,把你请到我办公室来,是想跟你谈一下你部门近期的业绩问题。针对你们做得不足的地方,我要提出改善意见,你要制定改善计划并严格执行。我提醒你一下,我们所谈的内容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会议的记录我稍后将会以邮件的形式发给你,并抄送给人力资源部和总经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冯建国机械地点了点头,大大咧咧的说:“老板,你怎么说都行,我听你的!”
冯建国可能并不知道,张帆现在给他开的这个会叫做业绩改善会议,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沟通,它的威力非常强大。按照公司流程,针对工作业绩长期不能达标的员工,上级领导将通过这个会议给予下属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他达成规定的业绩,会议的结果是一份业绩改善行动计划,并形成书面的会议记录。这个会议记录会发送人力资源部和上级做好备案,如果被约谈人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达成改善,那么对他今后的工作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如果没有达成预期的改善目标,部门经理很有可能拿着这个会议记录要求人力资源部介入处理,而最严厉的结果就是解除这名员工的劳动合同。执行这种目标管理的外企,让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倍感压力;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工作动力的来源:如果有人业绩非常好超过预期目标,晋升、加薪、奖金会毫不含糊地到来,他也成为了公司的明星。可以说,这是一种强者的游戏,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首先,我给你回顾一下你部门在这三个月以来的业绩情况,计划产量完成率目标为99%,你近几个月的平均水平为92%,相差7%,这个数据你有疑问吗?”
“这个……我们在产量方面定的目标过高,而且我们存在很多困难……”
“我没有必要跟你谈这些,工作目标是在年初制定的,是你和上司一致同意的结果。我只是在问:我提到的这两个数据对不对?”
“对的,但是……”
张帆打断了冯建国的话,继续说道:“你打算怎么改进这个产量指标?”
“我要给员工开会打打气,要求他们继续努力!”冯建国很坚定地说。
“我不要求你喊口号,我要求你写实际的行动!”张帆再次发现自己与冯建国不在一个频率上。
“你知道的,士气对于生产团队来说,非常的重要。所以我要鼓励他们一下。”冯建国继续坚持说。
“你说的士气是一方面,我同意。但是,不是全部因素。我要求你做出一个可控的计划来达成你们部门的业绩改善。”
“请问老板,什么是可控的计划?”
“可控的计划是按PDCA的原则进行编排,并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和具体的完成日期。”
看到冯建国迷茫的眼神,张帆只好继续说:“所谓PDCA,即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无论哪一项工作都离不开PDCA的循环,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经过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对计划进行调整并不断改善这样四个阶段。”
冯建国很迷茫地说:“你说的这些我不懂,但是你要求达到产量,我还是有办法的……”
张帆知道这个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冯建国在公司工作了很长时间,对公司的各项业务和流程比较熟悉,因地制宜地让他提出一些行动计划可能会比自己的那一套实用一点。
于是,他用比较轻松的口吻说:“那好吧,我们一项一项地看一下你的业绩,我们提出改善计划,然后你确保实施到位。”
“好的,没问题。”
“那么,我们还是从计划产量完成率开始吧。首先,你需要把所有机器的生产能力全部用起来。把人员合理地分配到机器上,对于重点瓶颈工序的机器确保24小时在正常运作,责任人是你下属的四个领班,今天下班前完成人员布置。”
“老板,这个想法很好。我同意!”
“第二,将物料提前准备好,避免人等待物料的事情发生。责任人是你的四个领班,今天开始;第三,在这个周末把你的瓶颈机器全部保养一遍,确保不会在未来的几天里发生大的故障,责任人生产工程师,完成时间本周末。第四点……”
张帆完成了这一项业绩的改善计划布置之后,接着问:“对于这些行动计划,你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你安排得非常好!”冯建国突然间发现张帆对这些业务非常的熟悉,看来以后不能再忽悠他了……
“接下来,我再跟你谈一下成品检验通过率、及时交货率的问题……”
……
经过一个多小时,一个完整的行动计划终于完成了。张帆松了一口气,对冯建国说:“稍后我发邮件给你,你好好执行。”
“好的!好的!没问题!”冯建国唯唯诺诺地退出了张帆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