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官场修身 > 第17章 准备上光刻机(第1页)

第17章 准备上光刻机(第1页)

晚宴是开放式的,记者们既然受邀了,当然也可以加入进来。

实际上,刘广林运用后世的接待经验,专门在合适的位置,摆了上十桌的媒体席。

来者都是客嘛!

但,大家都知道,真正热爱新闻行业的媒体人,有几个能在大新闻面前还能保持淡定,安心坐着吃饭的?

席间都在寻找着目标,哪怕只是面熟,他们也会在这个时候凑过去,打听出一点新闻素材来。

巧合的是,于晓燕因为自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所以在这一方面保持了持续的关注。

一看今晚的席面,好家伙,倪光南院士就不用说了,这是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大拿,鲜有搞媒体的不认识他;

甚至就连搞计算机架构的扫地僧黄教授都亲自出席了!

来我国投资的这家公司是个什么来头?ONEz投资公司?没听说过啊!

于是,于晓燕就动了心思,想找机会靠近这几个大拿,探听一点独家新闻来。

不过,现在倪院士也好、黄教授也好,整个接访小组的成员哪里还顾得上和记者聊天,都在和考察团的技术专家们聊一些计算机的尖端技术,比如晶片尺寸、无人式运输、激光浸没式光刻等等最新国际硬件技术。

晶片尺寸,我国科研人员的普遍观念还停留在4寸、6寸上。

就连计算机协会的徐院士,也不过是听说过8寸的晶圆片,哪里能想象得到,在国外,4寸的晶圆片已经淘汰了。

而6寸的良品率国外早就达到了85以上的良品率了,国内还停留在27到35之间,根本不可能商业化生产。

也就是说,国内的几个晶圆厂,其实只不过是几所高校的实验室。

而国内晶圆良品率低下的具体原因,其实想徐院士、倪院士都很清楚,主要是精密设备不达标。

国内甚至连一座标准的无尘车间都做不出来,更不要谈无人运输了,而这些都是晶圆良品率的关键所在。

至于光刻的问题,其实国内和国际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大,国内的是紫外线刻录,国外的是激光刻录,只要更换了光源,其他的原理都一样。

反正现在全世界都在用胶片式刻录,浸没式刻录样机还在阿斯迈尔的实验室里。

“你们准备自己搞光刻?”徐院士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日本女子,“你们一个企业自己单独搞光刻,这个投入是恐怖的,不管是资金还是在人才上,都是!”

笠原夕贵当然清楚光刻技术的难度,但是,她非常担心米国会对ONEz投资公司做出技术封锁。

米国单独对某个威胁到她利益的企业进行技术封锁的事情不少,而米国半导体协会的人多数都是技术保护派,对ONEz投资公司的技术封锁只是时间问题。

其他的所有问题,笠原夕贵都可以凭借自己柔软的身段和日本裔的身份来解决,哪怕是已经垄断了的光刻胶,她都有办法搞到。

可光刻机,那是捏在欧洲人手里的,说不卖你就不卖你了,反正它的订单都排到新世纪了。

所以,笠原夕贵才苦口婆心地劝刘广林搞光刻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