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朱祁钰曾询问有关于新闻司司长的人选,王文也只是恰巧想到,随口建议一下。
如今,看到朱祁钰似乎真的有意,就连王文都感到有些惊讶。
新闻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又直接受皇帝管辖,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毕竟这个职位天天都能见到皇帝,有这么多的露脸机会,只要能力不差,将来的成就肯定不低。
朱祁钰点头说道:“商侍读的能力不错,朕还真有这个意思。”
听到两人的对话,一旁的商辂面露疑惑,他好像从未听过新闻司这个衙门。
见此情形,王文连忙出言解释,将新闻司和报纸的事情说了一遍。
商辂听到后一脸惊奇,忙说道:“陛下巧思,臣万分佩服,有此重器,天下必将政通人和。”
关于组建新闻司,商辂同样十分赞同,作为四年前的状元,将国事和政令告诸于民,他认为很有必要。
想到这里,商辂建议道:“陛下,大明的百姓识字率很低,恐怕没多少人能读懂报纸。”
“臣以为可以招募一些清贫的读书人,让他们下到各州县将报纸念给百姓听,到时候给他们一些银子即可。”
商辂虽然是三元及第,但获得乡试第一后,他考了十年才成为状元。
期间,商辂见惯了不少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他们有些人还十分清贫,每
每以卖字画,为人抄书为生。
听到朱祁钰关于新闻司的构想后,商辂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件事,于是出言建议了一句。
朱祁钰闻言双眼一亮,连忙说道:“嗯,是个不错的主意。”
大明的识字率很低,几乎九成的人都是文盲,让他们读懂报纸,确实有些为难了。
朱祁钰想了想,接着说道:“朕打算在新闻司设立记者一职,让他们负责下到各州县念报纸。”
“念完报纸以后,这些记者还需要记录百姓对政令的看法,并收集成册反馈回来。”
在商辂的建议下,朱祁钰继续完善这项提议,并且设立了记者这个岗位。
这时,王文突然说道:“陛下,既然如此,那恐怕需要不少读书人。”
大明幅员辽阔,想要让报纸深入各州县,那势必需要大量的人手。
朱祁钰对此毫不担心,说道:“朝廷每三年一次科举,但录取的人数并不多。”
“而剩下大量的读书人闲赋在家,如今朕给他们一个机会,不需要经过科举取士,就能为朝廷办事。”
对于这番话,王文和商辂纷纷低头思索,不禁回想起科举以前的时光。
两人均是进士出身,通过科举的重重考核,闯过一道道难关,才能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而对于那些记者来说,他们无需经历残酷的科举,也能进入朝廷办事,并获取一定的俸禄。
多了这样一条路,肯定会让部分读书人做出不同的选择。
眼看商议得差不多了,朱祁钰拍板说道:“商辂调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并兼任新闻司司长。”
商辂闻言起身拱手说道:“臣商辂接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各位非常抱歉,这章我修改了一段,结果复制的时候出错,把修改前的文字粘贴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