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吭哧吭哧说了好一会子,老三才低声问:“家里你三嫂还好吧?”
“挺好。”李瑶柱道。
至于张氏和周氏具体说了什么,又非要叫周大郎来县城,李瑶柱暂时没说,这事说起来,只要李瑶柱不管周大郎,那就是老三和张氏之间的事,他要是在中间传话,就算他自己无意,怕是老三也得多想,索性什么都不说。
老三也没详细问张氏吃了什么、什么时候睡,又说了什么话等等,就是两口子成亲这些年都没怎么分开过,头一回分开这么久,还距离这么远,有些不适应。
房屋都盖的差不多了,院墙高度已经确定,只等着上面盖上那种有弧度的弯弯的土瓦,就像突出来的小屋檐一样,可以一定程度的遮雨,不叫院墙从上往下淋透。
屋子墙壁也垒的差不多,只等着上梁。
上梁是大事,晌午饭的时候,郑大哥来了,拎了不少肉,就是为了商量这个事儿。
“郑大哥,我是这样想的。”李瑶柱这些日子也没闲着,自家房子和县城的房子都挨个看了,心里头也有些想法。
像是村里的房子,一般就是土坯墙壁,下面地基是石头的,上面是木头龙骨,这还得是不错的人家才能用得起正儿八经的龙骨,一般人家就是随便搭个架子,铺上干草糊一层泥巴,再铺一层干草,能遮风挡雨就行了。
好一些的人家,像老李家宅子的正房和上房,屋顶最上面一层就不是干草了,而是一层瓦片,土青瓦,厚重,很容易碎,不过放屋顶上也没谁闲着上去踩,一般能用很多年。
而县城一般房子就是这种土青瓦,好一点的用烧制过的瓦,也是青色,不过更结实更耐用,就是人踩上去轻易也坏不了。
瓦片下面基本都是一层草一层泥的糊上去。
“龙骨上面我们可以盖一层干草,一把一把的用绳子绑好,这样比干草更耐用,上面再铺一层泥巴,再上瓦片。”李瑶柱拿了个跟树枝地上比划,见着郑大哥没说话,就笑道,“我们村那边山里,这种特殊干草多得是,要是郑大哥不嫌弃,明天我拿来给你看看。”
“行。”郑大哥一口答应着,又说,“瓦片用烧的青瓦……”
“那正好明儿个我一并拿来。”李瑶柱立刻接过话茬。
烧制的青瓦村里是没有,但也不是没办法拿到,不过是要花些银子而已,至于以后那以后再说。
反正等明天见了东西再商量就是,而且李瑶柱这边拿来的木料确实是好,郑大哥对这一点心中十分满意,这些日子又眼睁睁看着大家干活就没有偷懒的,自然愿意跟李瑶柱商量这么重要的事情。
商量完,饭也吃完了,李瑶柱也没催着大家马上干活,每天固定休息,干活的时候绝对不会偷懒,也没有必要当着郑大哥的面演戏。
郑大哥也知道这个事儿,又跟李瑶柱说了会儿话才离开。
刚把人送走,李瑶柱见着七郎有些不自在,就道:“你跟着我,多看多学,有什么不明白的问我。现在要是不想歇息,就去帮着把那些小石头捡到边上,省的等会子碍事。”
周七郎巴不得有点活干,一整个上午他跟着李瑶柱,话没说几句,也没干活,等吃饭的时候却分了跟大家一样多的饭,他饿得不行,全都吃了。
想想之前住在李家的时候,周氏不叫他跟李瑶柱亲近,李家那边给送过来吃的,周氏也不让他吃多,只给拿一点,根本吃不饱,周氏总唠叨着家里爹娘饿着,大哥饿着,他也不好意思非要吃饱。
可这会子吃饱了,周七郎却不能当做这是理所当然的,只想着多干活。
于是大家都在歇息,周七郎欢快的去清理碍事的小石头了,其实一点都不累,就是瞧着大家都歇着,就他一个小孩跑来跑去的比较特别。
正巧这一幕叫赶来的周大郎看到了,当即尖声尖气的,“好你个老八,非要叫七郎来,就是叫他干活,你们这些年纪大的都歇着的?老三你也是,你就眼睁睁的看着?”
李瑶柱回头,这才看到身后来了辆牛车,周大郎已经从牛车上下来,赶车的是老五,老六也在牛车上,孙氏和张氏裹着头脸,不过一眼就能看出来,还有个不认识的脸白小子,跟孙氏有些像,应该就是昨晚上说的孙氏的小弟,竹策。
那边正在捡石头的周七郎听到动静过来了,一看到周大郎脸都白了,“大哥,你怎么来了?”
在老李家,好歹能吃口饭,跟着来县城虽然要干活,但一点都不累,而且还能填饱肚子,周七郎还想着自己抓紧功夫学本事,结果周大郎来了。
要是再回家,想着吴寡妇,周七郎不但脸都白了,眼前还发晕。
“七郎,你回去。在这净被欺负。”周大郎一副为周七郎做主的样子,“回头大哥给你拿烧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