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的姐夫是太子百度百科女主角 > 第825节(第2页)

第825节(第2页)

杨荣等人暗暗点头,下意识地看一眼张安世。

心里嘀咕,张安世这样的人,竟是教出了皇孙这般的圣孙,真是……真是不可理喻。

当然,杨荣并非是对张安世的能力有什么成见,也不是揣测张安世的道德问题,只是这张安世的好吃懒做,却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

却见朱瞻基又道:“还有许多,都是和孙臣这样的少年,却比孙臣黑瘦了许多,却也跟着父兄,在田间忙碌,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赤足被泥泞中的杂物割伤了,也浑然不觉。”

说到这里,朱瞻基露出感触之色,接着道:“此种情景,孙臣所见实在多不胜数,这还是和州,百姓们已分取了田地,若是其他的州府,就更加无法想象了,可见民生多艰,若非亲眼所见,寻常人实在难以想象。”

朱棣则是不由感慨地道:“太祖高皇帝若知有此子孙,必要喜不自胜。”

朱瞻基又道:“除此之外,就是和州这边,大抵也已统计了今年的钱粮数目,当然,这只是和州本州的折算,夏税还未征收,只是粗略的估计罢了。”

朱棣眼眸一亮,很快从感慨中走出来,当即振奋道:“是吗,这样的快?”

第487章万世太平

朱棣的变脸之快,超乎了大家的想象。

以至于胡广看着朱棣方才还在感慨着民生多艰,为皇孙说起农人的艰辛而动容,却又一转眼,见朱棣虎躯为之一震,好像又变了一个人一般。

变化之大,真教人叹为观止。

此时便听朱瞻基道:“论起来,确实是没有这样快的,不过孙臣抵达和州赴任的时候,阿舅调拨了一些干吏来这和州。”

“此外,和州的钱粮计算,倒也方便,毕竟大多都是外来户,所有迁徙之民,都进行了统一的登基,还有迁入的商户,也都有数。起初的时候,为了迎接这些迁徙的百姓,还有商户,和州就已未雨绸缪,进行了一些布置,所以……”

朱棣目光灼灼地道:“有钱粮几何?”

朱瞻基道:“大致的估算,今年若是夏税开征,粮食可增三成,为七十五万石。皇爷,这和州名为一州,实则却不过是一县之地,再加上早已进行了新政,今岁增长了三成,已是很不容易了。”

朱棣听罢颔首。

其实七十五万石,已不是小数目了。

朱棣对此还算颇为满意,兴致勃勃地又问道:“其他的呢?”

朱瞻基便道:“增长最多的,就是商税以及其他的杂税,今年若是开征,所得之银,怕要超七百九十五万两。比之去岁,至少能增长二十三倍。”

此言一出,朱棣倒吸一口凉气。

和州毕竟是小地方,在朱棣的印象之中,这样的地方,能有二十万两银税就已难得了。

说实话,这天下毕竟不是各个地方都是太平府,太平府能创造奇迹,是有诸多原因的。

可区区一个和州,直接商税暴涨二十多倍,短短一年之间,便能迅速膨胀。这是什么概念?

这样的增长,只怕当年的太平府,也不曾有过。

朱棣不禁为之动容:“如何有这样多?”

朱瞻基道:“其一,是大量的百姓迁入,使这和州从十一万户,增长到了三十余万户,人口大量的增加。这其次,便是大量的商货涌入,皇爷爷,和州涌入的人口,可和寻常地方不一样,在市井之间,人们都说,一个和州汉,可抵京城二十口。”

“这话的意思是,涌入的和州人有银子,他们每日在衣食住行上头的花销,哪怕京城的百姓和他们比起来,也是远远不如的。”

“有人舍得花银子,自然也就有大量的商户贩货而来,只短短一年不到的功夫,开设的商铺,就已超过了大小两千多家,这和州一地,单单丝绸的销量,就超过了小半个直隶。”

“且这和州,距离京城和太平府又不远,本就有铁路,再加上有大量的渡口和码头,交通便利,乃是直隶的腹地,因此,有了这些迁徙之民后,百业催生,有这样的结果,也就不奇怪了。”

朱棣听着,不断地点头,眼中闪动着流光,显得甚是高兴,道:“不错,不错,好的很。杨卿家,你看如何呢?”

于是此时众人的目光,又聚焦到了杨荣的身上。

杨荣缓缓而出,道:“陛下,政绩卓然,实是非同凡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