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亩田地之后,三十取五。
两千亩的时候,三十取十。
当超过一万亩的时候,不征了。
为什么。
因为大明没有向掉脑袋的人,征收税收的习惯……
这是为了阻止土地兼并,佣农跟大明朝的百姓是有区别的。
若是新政一推开,他们这些佣农就没有了土地,也不用交税,更不用想着办法去做什么隐秘人口的事情,直接就合法化了。
我没土地,我肯定不交税啊,到时候我卖了自家的地赚一笔钱,再跑过去给乡绅种地,再赚一笔。
弄不好甚至会刺激土地兼并的进程,虽然说,在这种税制的影响下,土地兼并之后,朝廷还是要税银可收,甚至收的更多,但普通的百姓若是都沦为白身,对最高统治者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百姓有所依靠,才是重点。
所以在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过程中,对土地兼并的问题直接设了上限,不管你背后是什么品级的官,想要拥有数万亩的良田,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当然,朱见深跟于谦也知道,这个困扰历朝历代的问题肯定不是用这么简单的方式解决,只能在后续持续完善……
而于谦所说的雷霆手段,也开始浮出水面了。
阻止丈量土地者,先去县衙喝茶,喝茶谈不拢,直接下狱,在狱中还不服气,怎么办,送清凉刮骨刀,头颅无痛分割手术一台,保证做完之后,再无烦恼。
与地方官府勾结,串通一气,隐瞒土地怎么办,只要被查到,有人举报,官员直接剥夺功名,斩首示众,故意隐藏的私通之人,罚银十两……彡彡訁凊
官员被逮到了,杀头问斩,贿赂的人被逮到了,只罚纹银十两,公平吗,不公平,好使吗,很好使。
这个办法是朱见深给于谦出的主意,因为在这里面下手脚的人肯定多,那就给他们制造一个分歧。
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要面对不一样的刑罚。
这些乡绅虽然有恃无恐,但主持的官员,可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啊,也就是这种不同程度的处罚,会让他们在最初合作的时候,都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
挑拨离间,属于阳谋。
官员们听到于谦说完这些后,都是暗暗摇头。
一向正直的于太保,也开始耍起了小心机了……
而漕运货物,也开始增派税收,按照所运货物价值的三十取三,交纳银税,之前是三十取一,还有的时候收不上来。
这个主要是针对商人群体,而且还是大商人所设置的。
至于在城中摆摊售卖的百姓,这个本来存在的税收,却被于谦取消了。
贩夫走卒,引车贩浆,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他们本就穷苦,无生计与世,只能善待,而不能苛求……
看到于谦将百姓挑担入城税取消后,朱见深也是很满意。
一直将主意打在贫苦百姓身上,根本就不可能让大明实现财务自由,而且也会加大百姓的负担,本末倒置,要动就动大的。
明朝初期,为稳定国家局势,重农抑商,导致商业要比宋朝的差上许多,身有功名的人,甚至是读了一点书,家中有点钱财土地的都不会去走这条路。
在正统年之后,明朝的民间工商业开始了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