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宋之危,两位都是功不可没,朕希望你们能够摒除私念,通力合作,共同守护大宋基业。”
赵桓听到这话,差点就绷不住了。
这话什么意思?
这就差直接说,让李纲来投靠他了。
当着他的面拉拢他人,这不是欺负到头上了吗?
赵桓阴沉着脸不说话,皱眉看向李纲。
李纲拱手道:“太上皇过誉了,守护京都乃是臣的职责所在,不敢称功,况且能击退完颜宗翰,也是国师之功劳,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若论有功,国师才当居首功。”
这是李纲心里话,他确实这么想,也就如实这么说。
李纲没想后面的弯弯绕绕,在他看来两宫圣上毕竟是亲父子,不可能真的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亲父子,哪有什么解不开的仇?
他还是希望赵桓和赵佶能够和好,如此才能有利大宋未来的发展。
“哎?”
赵佶说道:“国师有功不假,你的功劳也不可磨灭,朕不是是非不分的人。”
“来人,传朕旨意,李纲守城有功,钦赐玉带,金鱼,象简……”
赵佶直接当着赵桓的面给李纲赏赐。
这就相当于直接打脸赵桓了。
毕竟之前赵桓可是又是给李纲免职,又是呵斥他弄权专横,又是想办法给他贬谪出了京城。
现在赵佶这么一赏赐,就显得赵桓之前的行为是非不分,赏罚不明。
而他赵佶倒是一下子成了,不计前嫌,宽宏大度的英明圣君了。
要知道,之前可是李纲带着众人跪求太上皇赵佶禅位太子的。
这么一对比,在对于李纲这件事情上,赵桓和赵佶就高下立判。
一个打压功臣,无容人之量,一个体恤能臣,以德报怨。
这要是传到民间,只怕又会有一波百姓被成功洗脑。
其实,人心就是这样。
人性善忘,不论之前做过多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只要不是当事人,其他人都能很容易忘记。
然后等到这个一直不干好事的人,突然做了好事,就能瞬间让一大波人称赞。
好人做了一件错事,会被人说伪善,会被定死在耻辱柱上。
而坏人只需要做一件好事,就会有人说他本性不坏,甚至还会为他之前的行为找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