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开局被迫继承 > 第158章 强制执行(第1页)

第158章 强制执行(第1页)

朱瞻墉止住郑和之言,笑曰:“三保公,尔误会吾之意矣。”

瞻墉仰视天际,双目熠熠生辉,言道:“吾所思者,但使大明能镇守一世,吾便能使吾大明焕然一新。”

“非止于文化,交通、控制、教育,皆将前所未有的变革。”

郑和目光炯炯,望向朱瞻墉问道:“如何变革?”

朱瞻墉望向郑和,神采飞扬:“实则,吾等一直忽视一至关重要之处。”

郑和疑问道:“何处重要?”

朱瞻墉郑重其事:“教育!”

郑和愣住,心中疑惑更甚:“教育何意?育才树人,我大明文士无数,私塾亦不计其数,文人众多矣。”

朱瞻墉摇头道:“非也,尚不足,相差甚远。我要令我大明百姓,无论汉人,或是归附的其他部族,皆得良好教育,而非那些腐朽的夫子在私塾教授的旧法,而是全新之教育方式。”

郑和复又一愣,问:“何法,可否告知?”

朱瞻墉目光炽热:“吾欲施行的教育,其实简单。”

“要在大明各地设立官办私塾,每县每乡皆有,经费由朝廷支付,师者由朝廷聘请,一切开支由朝廷承担,百姓只需遵从!”

“凡我大明子民,不论男女,八岁至十五者,必入私塾学习,为期六年,期间必读汉书,习汉字,讲汉话,京城言语将普及全国。无论出身贵族,或生于贫贱,一视同仁。”

“这些孩童在私塾受教之时,将持续接受爱国之熏陶,私塾之师将不断灌输其理念:他们是大明之人,大明乃其家,国有家,无国则无家。我谓此为爱国主义教育,且在私塾中,他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将传授生存之技,我大明百业,各行各业皆可习得。”

“无论他们喜好何物,只要用心学习,终能踏上所爱之路。即便在私塾无所获,回乡耕作,经过六年教化,心中唯有对大明的归属感。”

“尤其对于部族人口多之地,我将强制执行,并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让这些孩童自小便知一事:他们是大明之民,爱国有责,为国奉献乃大明人之基本德行。”

“若此爱国主义教育得以彻底推行,十年、二十年后,这些在大明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对大明的归属与认同,将超越一切。”

“如此教化之下,只要我大明武力能镇压一切反抗,十年二十年后,无论占领多少新地,皆为我大明领土。五十年、一百年后,汉语汉字将成为世界主流,我大明将为各国所向往。”

“届时,大明不缺人才,各业皆有才俊,大明更不缺军队,各色人种的军队皆聚于我大明,我大明便是世界之中心。大明不怕叛乱,因他们面对的是无数爱国百姓的抵抗!”

郑和听完朱瞻墉一番话,惊愕不已。他未料朱瞻墉竟有如此骇人之设想。

他并非见识短浅之人,深知朱瞻墉此举将给大明带来何等变革。在郑和看来,朱瞻墉此举实为大明奠定万世根基。

然而,若朱瞻墉真要实行,实乃难上加难。仅教育之费,每年便是一笔天文数字。大明四千万人口,八岁至十五岁者至少占三分之一,即五百万人。

供此五百万人免费就读私塾,历时六年,大明将承受何等财政重负?这仅是首年,次年起,逐年达八岁的孩童入学,无形中又加重了大明的财政压力。六年间,逐年叠加,大明需花费多少以供人读书,难以想象。

此仅为大明本土百姓,他处尚有。且观念上,若只让男子读书,百姓或可欣然接受。毕竟,在大明,读书人地位崇高,且百姓心中,读书方能出人头地之观念已根深蒂固。

然朱瞻墉之意,女子亦需读书,这将面临极大阻力。女子无才便是德,对大明而言,尤其是贫困百姓,早已成为坚固之理。让女娃读书,岂非误人子弟?百姓岂能乐意?恐怕届时民怨沸腾。

此乃金钱与百姓观念两方面。更重要的是,朱瞻墉此举,读书人与朝臣将如何看待?实行之难度,难以估量。

郑和心中一叹:“殿下,我们还是现实些好吧?此想法太过不切实际。”

喜欢大明:被迫登基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大明:被迫登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