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除夕宴后,女眷们会凑在一起说笑着喝茶闲话,男人们则要坐在一起谈些要事。
年后李陵要奉旨挂帅去南边收复五城,四爷要参加科考。
簪缨世族的地位是与子弟们的功勋挂在一起的。如他们镇国公府这般,虽然有着祖上挣下来的荫封庇护,但若想让一族立于不败之地,子弟亦是要努力上进才行。若是不然,便是再高的门楣,总免不得有败落的一日。
如今李显仕途算是半毁了,现下所有的指望都在李陵身上。当然,李玉若是科考能够高中,亦是能为府上锦上添花。
所以,年后李陵的南征和李玉的科考,无疑便是攸关镇国公府荣耀的头等大事。
对于李陵这次出征镇国公自然还是要多方叮嘱儿子,李显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也插不上话,他最关心的则是四弟李玉的科考。
李玉经过这一阵子的悉心调理,身子已经无碍,李显看着弟弟,皱眉道:“我听说你还是不想去官学?”
见李玉垂头不语,李陵忍不住道:“我已经跟蔡伦说好了,他也为你安排好了一切,你怎就是不去呢?”
任凭两个哥哥怎么相劝,李玉只是一言不发。
镇国公见李显李陵劝不动李玉,他也为小儿子着急:“那官学里都是鸿儒大家授课,你如今就要临试,既然你兄长已经为你打点好了,你为何就是不去?”
在父兄的一再逼问下,李玉只淡淡的回道:“我在家学里学亦是一样的。”
李显一听这话,急着道:“这怎么能一样,有那样好的条件你不去利用,非要用那头悬梁的笨法子?旁人都是千方百计的托关系要进官学去,偏你有这样的便利却不知好好珍惜,我还是劝你年后就去官学听听那些先生的课才是正道。”
李显劝得口干舌燥,李玉却只是低头不语。
镇国公见小儿子这般模样,他也没了耐性,摆着手道:“罢了,你们也莫要劝他了,他愿意怎样就怎样罢。”
李陵见弟弟执拗,忍不住沉下了脸。
李显亦是一脸不悦,冷哼道:“你这样执拗,早晚要后悔。”
待出了宴会厅,众人三三两两的朝着各自的院子走去。
静姝瞥着李陵冷着的脸,问道:“又没劝动四弟?”
不待李陵答话,李显一脸无奈道:“那个榆木疙瘩,谁能说得动?哼!非让他吃了这个大亏,他才能醒悟。”
李显正絮絮叨叨的发着牢骚,徐婉宁悄悄捅了下李显,清了清嗓子道:“是四弟啊!”
几人闻声回过头去,果见是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