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郑元秋虽说只是渔人身份,但其爷爷和父亲皆在广东水师担任过低级军官,后因战败被杀,这才家道中落。
此人也算是水师世家了,自幼耳濡目染,虽只习得纸上谈兵之法,并无实操。
不过,眼下保乡军中却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兵卒的事儿相对好办一些,末将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给大将军操练出一支可战之军。”
“不过。。。”
郑元秋犹豫道:
“这战船的事该当如何?”
“此物造起来不但费工费力,还需有技艺精湛的各种船匠,短时间内难以见效。。。”
徐晋深以为然,别说战船了。
就是一艘普通的大型商船,从龙骨船架的选材打磨到船体的加固。封漆,没个一年半载别想下水。
尤其是像“宝船”那种大型远洋海船,造价极其高昂不说,那船身所用的龙骨就难倒一大片了。
能给这种巨船做龙骨的木材,可是极为稀缺的。
非倾国之力,不可造成。
故此,才有了“百年海军”这句话。
对于这个问题,徐晋胸中早已有了对策,那就是“买!”
从夷人手里买。
战船估计够呛能弄到,老旧一些的武装商船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商人是不会跟银子过不去的。
话说回来,其实大明的造船技术已经是封建王朝的巅峰。
尤其是在明朝早中期,其海船领域在全球范围都是首屈一指。
绝对的遥遥领先。
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宝船大福号长约一百五十米,宽六十米,载重八百吨,吃水两千多吨。
与这个庞然大物比起来,把同时代的欧洲海船放在跟前,就跟竹筏差不多。
只可惜,随着海禁政策,大明的海船优势逐渐丧失。
到了十六世纪的时候,甚至被欧洲反超,从而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言归正传,回到买船这件事上来。
此前,保乡军与红夷人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葡萄牙商人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双方交易频繁,彼此都还算满意。
保乡军这边向来结账爽快,属于优质客户。
而红夷商人也是极有信誉,轻易不会耍什么花招。
直至后来,红夷人想以“燧石”。“硝土”为筹码来换取在保乡军治下的传教权,以及建造教堂。
却被徐晋直截了当的拒绝,连商量的机会都没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