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拉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咱们见啦面那容易,哎呀拉话话难
一个在那山上,一个在呀沟,
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招一招手
了啦见那村村呦,了不见呀人,
我泪格蛋蛋抛在哎呀沙蒿蒿林!”
苍凉洪亮、粗犷高亢的陕西民歌嘶吼起来,响彻山林,士卒们精神一振,都被质朴的歌声撩拨的兴奋起来。
折月秀心里猛地一颤,如何还有这么好听、说到人心底去的“民歌”?
难道说,这王松去过陕北或者河外三州、见过那里的沟沟坎坎,又或是王松关关雎鸠,在向她暗示些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大虎却是摇了摇头,嘴里面说道:“大官人,小人真的没有听过这样的什么民歌,不过,还是很好听的,你再教教大伙!”
王松并不知道,他所唱的陕北民歌,是在陕北彻底荒芜、沙漠化以后所诞生的,距离后世也不过三四百年的历史。
在这个时代,由于过度开发,堡寨的大量修筑,草地面积大量减少。再加上气候寒冷,处于高压状态的游牧民族南下,使本已疮痍满目的陕北地区更是雪上加霜,自然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森林遭砍伐,植被大量破坏,使得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但是无论如何,还没有达到后世那种黄沙漫天,沟壑纵横的荒凉景象,自然也就没有这种民歌诞生的土壤。
听到林大虎的话,王松不由得遗憾的摇摇头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一人,在水一方,看来陕北的汉子,还是在唱着几千年诗经里的东西!却不知这河东,有什么好听的民歌没有?”
张横在一旁摇头道:“大官人,这河东的小曲小人倒是听过一些,民歌什么的,小人就孤陋寡闻了。”
林大虎在一旁说道:“相公若是知道什么河东曲子或民歌,唱出来大伙儿听听,权当解闷!”
旁边的军官也都起起哄来,折月秀也是停下了脚步,抬起头来看着王松。
王松点点头,笑道:“那我就献丑了,唱得不好,大家莫怪!”
折月秀心里暗自“哼”了一声,不知道这家伙又会冒出什么惊人言语。
王松看了蒙脸的折月秀一眼,清了清嗓子,站到一块高石上,开始唱起了那首着名的河东民歌?走西口?来: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
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出村口,
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
走路走那大路的口,
人马多来解忧愁。
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
汪汪的泪水肚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