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整个实验课题是由宁晨、徐洲、隋枫三人共同完成的,整理成果和撰写论文的工作,也将由三人共同完成。
之前宁晨还是很少跟别人一起写论文的,偶尔跟别人一起写论文,这种团队合作的感觉也还不错。
这个研究课题放在宁晨所有研究过的课题中,并不算是多么突出的一个课题,但这个课题却很好的填补了宁晨的科研空档期,让宁晨取得收获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研究灵感。
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和校对工作后,三人商量起了论文投递的问题。
徐洲对于各家材料学相关的学术期刊作为了解,宁晨和隋枫也对想先听听徐洲的意见。
“我觉得这篇论文,可能不太适合投到《nature》和《sce》的主刊。当然这不是因为这篇论文的价值不够,只不过研究的方向太过专业,不太适合《nature》和《sce》的主刊的风格。”
宁晨也徐洲话中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论文的噱头还不够,可能无法吸引《nature》和《sce》主刊的期刊编辑的兴趣。
“但是《nature》有一家子刊,叫做《natureaterials》,是一家以材料学为中心的期刊。这家期刊的影响因子同样很高,甚至不输于《nature》和《sce》的主刊,当然想要在这上面发一篇论文也并不容易。”
宁晨对于这家期刊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是一家质量非常高的材料学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有的时候甚至会超过《nature》和《sce》的主刊。
能在这上面发表一篇论文,也足以算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了。
听完了徐洲的意见,宁晨和隋枫都表示着赞同,便继续对论文进行修改,准备着论文投递的事情。
……
米国数学会杂志社。
几个期刊编辑正坐在一起,讨论着有关论文接收的问题。
“帕特森教授也给出了建议期刊接收稿件的意见吗?”
“是的,经过慎重的审核,帕特森教授也认为,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论文,而且论文之中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至此,三位菲尔兹奖的获得者,都给出了建议我们接收这篇论文的选择。”
他们议论的这篇论文,正是宁晨之前投递的那篇,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相关的研究论文。
而他们口中的“帕特森教授”,则是因格·帕特森,一位同样获得过菲尔兹奖的伟大数学家。
一篇论文能够同时让三位菲尔兹奖得主进行审核,这在之前也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但这也是米国数学会杂志社没有办法的选择,因为如果达不到这个级别的话,的确很难对这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做出准确客观的判断。
“既然三位菲尔兹奖得主,都认可这篇论文的研究内容,我觉得我们也没有什么可再犹豫的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秋成同可能因为自己和宁晨的关系,而对这篇论文的审稿存在些许的私心,但三位数学家做出了类似的判断,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经过各位编辑的共同商议,最终大家都一致决定,选择接收宁晨投递的这篇论文。
其实在这之前,这些编辑们心里也都是类似的想法,只要宁晨论文中的内容没有问题,肯定是倾向于接收论文的。
宁晨的之前的几篇论文,可是帮助期刊提升了不少的影响因子,对于这样的论文作者,即便是审稿十分苛刻的数学界四大顶刊,自然也是十分欢迎的。
只是他们也担心这篇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否真的正确,毕竟之前有几位审稿人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结论,期刊也不可能在未经详细审稿的情况下,就直接把论文给刊登上去。
做出了决定之后,阿比·莫伊尔向宁晨的邮箱中,发送了确定接收论文的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