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不大,应该不是十级的曲目,余瑶咬字很特别,周吉请她又唱了一遍,才发觉她把“心”念作“s”,“相”念作“siang”,“千”念作“cian”,“期”念作“ci”,“何”念作“huo”。余瑶告诉他这是戏曲的咬字习惯,据说为了保持口型美观,她有次跟一位青衣合作,登台表演这首《杨花落尽子规啼》,偷师学了一点。
喝喝茶,聊聊天,弹弹琵琶,时间过得飞快,壁炉中的火渐缩渐小,帐篷里温度下降,周吉让余瑶穿上羽绒服,出去劈了一堆柴。原木晒干了很硬,他力气大,斧子抡得又准又狠,第一下直劈木心,连斧头带木头高高提起,第二下“喀嚓”分成两半。余瑶靠在门框上看他忙碌,这活她插不上手,她粗略点了点囤积的劈柴,默默计算,忍不住说:“照这个烧法,柴火撑不过一个冬天的!”
周吉闷头劈柴,过了会说:“等暴风雪停了,就出去砍柴。”
砍柴?城市里怎么砍柴?砍行道树吗?余瑶满腹疑问,想象了一下周吉抡起斧子砍树的情景,莫名觉得有点喜感。
铁壶不大,只能盛2升水,很快就煮沸了,周吉沏了一壶加盐的砖茶,倒一杯递给余瑶尝尝。与天都茶仙云茶相比,盐茶实在太过粗劣,余瑶知道这是西北地区的喝法,游牧民族还加入鲜奶,做成咸奶茶喝。
大杂烩在汤锅里“咕噜咕噜”炖了半个钟头,周吉舀了一碗,让余瑶尝尝咸淡拿拿味。余瑶吹了吹热气,小心翼翼喝口汤,尝了尝咸淡正好,咸肉和火腿的鲜味令人意外,土豆胡萝卜都炖烂了,很入味,白菜没有切碎,连梗带叶一整片,吸满了汤汁,入口即化。回想周吉煮这一锅大杂烩,咸肉和火腿用得少,吊个底味,也没有浸泡去盐,所以调味时只加料酒,没有盐,大白菜土豆胡萝卜切得大小不等,一锅炖差不多同时烂熟,虽然是因陋就简,考虑得很周到。
余瑶肚子饿了,把一碗大杂烩吃了个底朝天,脸红扑扑的,说:“味道很好,能再来一碗吗?”周吉又舀了一碗给她,土豆胡萝卜顶饱,余瑶胃口不大,估计汤汤水水两碗差不多了。他自己也吃了一碗,感觉缺了点什么,去外间拿了一小瓶白胡椒粉,往汤里撒上一点。余瑶有样学样,也往碗里撒了一点,觉得别有风味。
吃完一锅大杂烩,余瑶起身主动收拾,没找到洗洁精,周吉从炉膛里舀了一些草木灰,稍加点水拌得半干半湿,把碗筷擦一遍,水一冲干干净净。余瑶记起南货店出售去油污的碱块,碱块是碳酸钠,草木灰是碳酸钾,也可以去油污。她伸手打算帮忙,周吉找了双橡胶手套给她,余瑶稍一错愕,随即回过神来,草木灰腐蚀皮肤,他肯定认为自己“十指不沾阳春水”,除了弹琵琶什么都不做。
其实不是这样的。
余瑶从小父母双亡,在孤儿院长大,早熟,敏锐,倔强,拒绝收养,从初中起就开始住校,很长一段时间在贫困中挣扎。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好心人,一位退休返聘的音乐老师,不仅接济她读书生活,而且试着教她弹琵琶。余瑶抓住了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她的天赋令人惊讶,第一次考级就通过五级,第二次连报六、七、八级,第三次九级,第四次十级,很快被泗水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提前录取,进行更专业的学习。
好心人每每命不好,那位发掘出余瑶才华的音乐老师,并没有看到她进入泗水中央音乐学院深造,她是个终身未嫁的“老姑娘”,突然心脏病去世,留给余瑶十万元积蓄,还有一把珍藏多年的琵琶。十万并不多,余瑶节衣缩食,日子过得紧巴巴,她没有美容护肤的习惯,但对身材很看重,琵琶演奏登台表演多半要穿旗袍,腰腹稍稍多点肉就看得出来,她要争取勤工俭学的机会,即不能在这些细节上掉链子。
回到帐篷里,靠着壁炉取暖,余瑶肚子里暖烘烘的,一阵犯困,她立刻警惕起来,被困在狭小的“安全屋”里,吃了就睡,又不运动,人很容易长胖。她从琴盒里取出琵琶,跪坐在地,朝周吉说:“我弹琵琶给你听,可以吗?”
周吉很感兴趣,出了个主意,“上次听人说,琵琶考级最高十级,能不能从一级的曲目弹起,弹到十级?”
余瑶也觉得他的提议很新奇,很有意思,她戴上义甲调了调弦,说:“嗯,一级弹首《采茶扑蝶》,二级弹首《南泥湾》,三级《金蛇狂舞》,四级《步步高》,一到四级是初级。”她低垂眼帘信手拨弹,琵琶上弦弹出森森冷意,近在咫尺,细微处纤毫毕现。
初级的曲目都不长,很快就弹完了,周吉觉得都耳熟,应该是以前都听过。他问余瑶:“四级你练了多久?”
余瑶微微一笑,“正常练习半年左右能到四级水平,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前后学了四五个月,直接就考五级了。琵琶考级第一次最高只能报五级,加考前一级别,其实是四五级连报。?”言下之意,如果没有这条限制,她的水平不止五级。
周吉绕着弯夸了她一句,“学乐器,天赋和才华是第一位的,我不相信勤能补拙。”
这个说法有悖她一贯接受的教诲,不过周吉说她有天赋,有才华,余瑶暗自窃喜。她随意拨动琵琶,说:“接下来五到七级是中级,嗯,五级弹首《送我一枝玫瑰花》,六级《浏阳河》,七级《春江花月夜》,稍微难一点。”
她弹的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曲目,《春江花月夜》最长,只弹了选段,戛然而止,意犹未尽。从第八级开始,难度骤然拔高,余瑶接连弹了两首传统名曲,《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周吉虽然心有偏爱,货比货,也不得不承认余瑶更具专业水准,弹得比秦贞更好。
跪坐很累人,余瑶弹完《十面埋伏》,腿脚有点麻,体力消耗很大。她放下琵琶换了个姿势,舒展一下腰肢,周吉倒了杯盐茶递给她,余瑶一边喝一边跟他闲聊。稍稍歇了会,拿起琵琶弹了一首周吉没听过的曲子,低低哼唱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倘若相逢即别离,迢迢千里无期,此地何时再相遇。”
难度不大,应该不是十级的曲目,余瑶咬字很特别,周吉请她又唱了一遍,才发觉她把“心”念作“s”,“相”念作“siang”,“千”念作“cian”,“期”念作“ci”,“何”念作“huo”。余瑶告诉他这是戏曲的咬字习惯,据说为了保持口型美观,她有次跟一位青衣合作,登台表演这首《杨花落尽子规啼》,偷师学了一点。
喝喝茶,聊聊天,弹弹琵琶,时间过得飞快,壁炉中的火渐缩渐小,帐篷里温度下降,周吉让余瑶穿上羽绒服,出去劈了一堆柴。原木晒干了很硬,他力气大,斧子抡得又准又狠,第一下直劈木心,连斧头带木头高高提起,第二下“喀嚓”分成两半。余瑶靠在门框上看他忙碌,这活她插不上手,她粗略点了点囤积的劈柴,默默计算,忍不住说:“照这个烧法,柴火撑不过一个冬天的!”
周吉闷头劈柴,过了会说:“等暴风雪停了,就出去砍柴。”
砍柴?城市里怎么砍柴?砍行道树吗?余瑶满腹疑问,想象了一下周吉抡起斧子砍树的情景,莫名觉得有点喜感。
铁壶不大,只能盛2升水,很快就煮沸了,周吉沏了一壶加盐的砖茶,倒一杯递给余瑶尝尝。与天都茶仙云茶相比,盐茶实在太过粗劣,余瑶知道这是西北地区的喝法,游牧民族还加入鲜奶,做成咸奶茶喝。
大杂烩在汤锅里“咕噜咕噜”炖了半个钟头,周吉舀了一碗,让余瑶尝尝咸淡拿拿味。余瑶吹了吹热气,小心翼翼喝口汤,尝了尝咸淡正好,咸肉和火腿的鲜味令人意外,土豆胡萝卜都炖烂了,很入味,白菜没有切碎,连梗带叶一整片,吸满了汤汁,入口即化。回想周吉煮这一锅大杂烩,咸肉和火腿用得少,吊个底味,也没有浸泡去盐,所以调味时只加料酒,没有盐,大白菜土豆胡萝卜切得大小不等,一锅炖差不多同时烂熟,虽然是因陋就简,考虑得很周到。
余瑶肚子饿了,把一碗大杂烩吃了个底朝天,脸红扑扑的,说:“味道很好,能再来一碗吗?”周吉又舀了一碗给她,土豆胡萝卜顶饱,余瑶胃口不大,估计汤汤水水两碗差不多了。他自己也吃了一碗,感觉缺了点什么,去外间拿了一小瓶白胡椒粉,往汤里撒上一点。余瑶有样学样,也往碗里撒了一点,觉得别有风味。
吃完一锅大杂烩,余瑶起身主动收拾,没找到洗洁精,周吉从炉膛里舀了一些草木灰,稍加点水拌得半干半湿,把碗筷擦一遍,水一冲干干净净。余瑶记起南货店出售去油污的碱块,碱块是碳酸钠,草木灰是碳酸钾,也可以去油污。她伸手打算帮忙,周吉找了双橡胶手套给她,余瑶稍一错愕,随即回过神来,草木灰腐蚀皮肤,他肯定认为自己“十指不沾阳春水”,除了弹琵琶什么都不做。
其实不是这样的。
余瑶从小父母双亡,在孤儿院长大,早熟,敏锐,倔强,拒绝收养,从初中起就开始住校,很长一段时间在贫困中挣扎。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好心人,一位退休返聘的音乐老师,不仅接济她读书生活,而且试着教她弹琵琶。余瑶抓住了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她的天赋令人惊讶,第一次考级就通过五级,第二次连报六、七、八级,第三次九级,第四次十级,很快被泗水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提前录取,进行更专业的学习。
好心人每每命不好,那位发掘出余瑶才华的音乐老师,并没有看到她进入泗水中央音乐学院深造,她是个终身未嫁的“老姑娘”,突然心脏病去世,留给余瑶十万元积蓄,还有一把珍藏多年的琵琶。十万并不多,余瑶节衣缩食,日子过得紧巴巴,她没有美容护肤的习惯,但对身材很看重,琵琶演奏登台表演多半要穿旗袍,腰腹稍稍多点肉就看得出来,她要争取勤工俭学的机会,即不能在这些细节上掉链子。
回到帐篷里,靠着壁炉取暖,余瑶肚子里暖烘烘的,一阵犯困,她立刻警惕起来,被困在狭小的“安全屋”里,吃了就睡,又不运动,人很容易长胖。她从琴盒里取出琵琶,跪坐在地,朝周吉说:“我弹琵琶给你听,可以吗?”
周吉很感兴趣,出了个主意,“上次听人说,琵琶考级最高十级,能不能从一级的曲目弹起,弹到十级?”
余瑶也觉得他的提议很新奇,很有意思,她戴上义甲调了调弦,说:“嗯,一级弹首《采茶扑蝶》,二级弹首《南泥湾》,三级《金蛇狂舞》,四级《步步高》,一到四级是初级。”她低垂眼帘信手拨弹,琵琶上弦弹出森森冷意,近在咫尺,细微处纤毫毕现。
初级的曲目都不长,很快就弹完了,周吉觉得都耳熟,应该是以前都听过。他问余瑶:“四级你练了多久?”
余瑶微微一笑,“正常练习半年左右能到四级水平,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前后学了四五个月,直接就考五级了。琵琶考级第一次最高只能报五级,加考前一级别,其实是四五级连报。?”言下之意,如果没有这条限制,她的水平不止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