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再次盯着索科夫的眼睛,久久没有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朱可夫终于开口说道:“好吧,米沙,既然是你推荐的人,那就给他们在新组建的警备司令部里,谋一个差事吧,我相信你的判断是不会错的。”
得到了朱可夫的认可,索科夫总算暗松了一口气。
就在索科夫准备告辞时,朱可夫忽然抛出了一个问题:“米沙,我想问问你,德军军官刺杀小胡子的行动,为什么没有成功?”
索科夫不明白朱可夫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他努力开始回想自己所了解历史,谨慎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上校可能是因为紧张,没有把装有炸弹的公文包放在桌子下,而是随手放在了地上,结果有一名将军为了凑近桌边看地图时,却被公事包绊了一下,他随手把公事包推到桌腿外侧。结果厚实的橡木桌腿为小胡子挡住了爆炸的冲击,使他在这次爆炸中幸存了下来。”
“米沙,就算施陶芬贝格把炸弹放在了合适的位置,并成功地炸死了小胡子,你觉得他们的政变能成功吗?”
“我觉得几率不大。”索科夫摇着头说:“爆炸发生后不久,位于柏林的后备军司令部就接到了情报,但坐镇这里的指挥官却优柔寡断,并没有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展开任何行动。直到施陶芬贝格乘飞机回到了柏林之后,才紧急地发布了一些行动命令,但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良机。
更要命的是,派去逮捕戈培尔的雷默少校,得知小胡子没有死,居然调转枪口,去对付施陶芬贝格等人……”
“停!”索科夫刚说到这里,就被朱可夫叫停:“你觉得这里面存在什么问题吗?”
索科夫被朱可夫这种跳跃的思维搞糊涂了,只能摇摇头说:“我不太清楚,也许在逮捕戈培尔的时候,施陶芬贝格应该派一个自己的亲信随行,从而避免雷默少校临时倒戈,从而让这次的政变功败垂成。”
“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朱可夫说道:“刺杀小胡子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并非某一细节的问题,而是多个细节共同造就了失败的结局。
首先,负责刺杀小胡子的施陶芬贝格上校,从一开始就没有放弃生存的想法,他不舍得和别人同归于尽。如果真的想完成刺杀任务,他应该待在会议室里,与小胡子同归于尽。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政变过程中,执行和组织工作全都依靠他一个人,甚至在放置炸弹后,他还要搭乘飞机从狼穴所在的东普鲁士拉斯滕堡赶回柏林指挥政变。这种依赖一个身体残障的人,实在是过于幼稚和理想主义。”
索科夫没有说话,静静地听朱可夫讲解自己的看法。
“这个计划缺乏广泛的民众支持,仅仅是国防军军官内部组织策划的谋杀与政变,而纳粹则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该计划未能争取到其他德军高级将领的支持,例如隆美尔和古德里安都只是听说过该计划和组织,并选择观望,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柏林城内的反对小胡子的人群在行动上犹豫不决,耽误了解除纳粹高层权力、武装占领柏林的时机。甚至有些参与政变的成员,在得知小胡子没有被炸死后动摇不定,导致原计划中的政变失败。”
索科夫踌躇了一下,开始说自己的看法:“元帅同志,您说的没错。实际上,就算暗杀未成功,也必须依照小胡子被炸死的计划,迅速占领广播电台、解除党卫队的武装,掌控柏林,临时断绝柏林与外界一切联系,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立即派遣能干的将领,前往接管外地的军队——而不是一群人在办公室里议论纷纷,打探风向,通过电话发动政变,等待数小时才磨磨唧唧地采取行动。”
“你说的有道理。”朱可夫接着往下说:“这些刺杀成员怀揣着远大的理想:推翻纳粹专政,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并与盟军展开谈判,以实现最大利益。他们希望争取一个相对温和的投降条件,以保留德国在1939年前已经占领的主要领土,并且甚至可以与我国一起分享波兰的分割。
他们还希望德国能够保留军队,避免外国军队进入德国。总之,他们意识到越早与盟军谈判媾和,就越有可能掌握主动权,保留更多的既得利益。这种投降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旨在确保德国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和完整的领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整个国家被分割成四个部分,由四个不同的国家所占领。”
朱可夫又和索科夫聊了几句之后,对他说道:“你这两天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找找你所说的那两名德国人,问问他们是否愿意在新组建的警备司令部里担任职务。”
“是,元帅同志!”
“好了,这里没有你的事情了,你可以离开了。”
索科夫抬手敬礼后,转身走出了朱可夫的办公室。
中校见索科夫出来,冲他点点头,随后拿起放在桌上的面前,叫了下一位朱可夫要接见的人。
索科夫走出了大楼,见到了站在车边的瓦谢里果夫和阿杰莉娜。
见到索科夫出来,两人立即迎上前。
阿杰莉娜关切地问:“米沙,元帅同志没有说你什么吧?”
“没有。”索科夫摇摇头,说道:“刚开始的时候,批评我不遵守时间,得知我在途中遇到了袭击之后,还关切地问了我几句。”
“将军同志,”瓦谢里果夫试探地问:“元帅同志有没有说,应该如何处置那名独臂老人?”
“他已经通知了内务部的同志,由他们接手审讯的事宜。”索科夫轻描淡写地说:“我们就不用管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