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在朝堂上弹劾都察院,但不敢阻挡都察院办案,这些酷吏真的敢开枪。
张祈年带人匆忙赶回都察院。
这一路他都十分小心,害怕有人狗急跳墙,直接制造交通意外,焚毁马车上的试卷。
他的担心完全多余,在京城之中,没人敢这么做,这个完全是挑动陛下的虎须。
张祈年回到都察院,他的下属也结束工作。
“大人,我在客栈之中,找到黄松文之前写的书信和抄写书籍的书稿。”
“大人,我在翠云楼抓到刘宗义,同时在他家中,收集到他之前写的文章。”
张祈年立刻命令道:“让黄松文和刘宗义这两人,在我们的监督下,抄写《论语》。
他们以往的文字和刚刚书写的文字,都会和原始考卷上的文字进行对比。”
张祈年交代手下人做的事情。
他等到两人写完二百多个字,墨迹还没有干。
他立刻带着关键证据,找到都察院最擅长笔迹鉴定的老御史梁英。
梁英带着老花镜,正在一张白纸上拼接几个纸条。
张祈年恭敬的说道:“梁老,我手中有一个大案,需要您确定关键的证据。”
都察院要确定科举舞弊确实发生,有关键的证据,这才能把案件汇报给皇帝苏河。
在皇帝的指示下,三法司联合审查重大案件。
梁英看了一眼张祈年,他把眼眶上的眼镜摘下,放在桌子旁。
他一边整理桌子上的东西,一边说道:
“玻璃厂的眼镜,这真是我的救星,莪这把老骨头还能发挥余热。
就是这东西,长时间戴着太累眼。
你这风风火火,一副急切的我模样,看来这件案子不小。”
张祈年看到梁英面前的桌子,已经整理好。
他把手中的证据,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
“梁老,这可能是科举舞弊案,这是其中关键性的证据。
您帮我看一看,这两份考卷,它们到底是哪一个人所写。”
张祈年在来之前,他简单看过这些证据。
黄松文和刘宗义的字迹非常像,他的水平看不出来,考卷到底是谁写的。
梁英听到这份证据关乎科举舞弊案。
他表情十分凝重,重新戴上老花镜,仔细审查考卷和送来的书信书稿。
梁英不时用毛笔,在空白纸张上临摹一些,他认为有特点的字迹。
时间缓缓过去,张祈年心中万分焦急,但他没有打扰梁老的动作。
天色完全黑下来,屋里已经点燃鲸油蜡烛,照亮了整个房间。
梁英脸上有些疲惫,他摘下老花镜,开心的说道:“刘宗义看来早有准备,他与黄松文字迹非常像。
他又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临摹黄松文的字迹,想要鱼目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