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子监那里,学习官场中的知识,同时参与另一场大考。
新科进士有当官的资格,弹曲什么衙门当官,要看这些人的能力。
例如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的某些职位,会考察这人的法学知识。
工部和医部的某些职位,会考察这些人的专业知识。
科举不再考察考生这种知识,由各个衙门专门考核。
根据不同的职位,考验不同的内容,这也能让人才各尽其用。
哪怕是刑部,也不需要人人都对《大华律极为了解。
我们同时还打通了文武之间的壁垒。
与科举改革同步进行的是武科取消。
大都督府近些年都从军校和军队选拔人才,武科基本废弃,这次将随着科举改革彻底取消。
考中进士的人才,他们只要符合各个衙门招录的条件,都可以报名,其中就有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可以直接从进士里,招募符合要求的人才。
这能让优秀人才,进入到大都督府,增强军队的实力。”
礼部尚书韩翠柏一口气介绍完,这次科举的主要改变。
这次最大的改变不是科举,而是进士的分配。
文官势力,借着武科取消的机会,推动进士入大都督府。
军官转业成文官,在文官之中形成一股新势力。
文官借着这个机会反击,在军方之中也形成一股文官势力。
大都督却没有激烈的反对。
他们负责考核进士,不符合要求的人,根本无法进入大都督府。
大华皇家军队,也不是区区几名进士就能搅乱。
皇帝苏河听完韩翠柏的介绍,他向众位大臣问道:“针对这次科举改革,众位爱卿有什么意见。”
内阁大臣钱明义起身看向礼部尚书韩翠柏问道:“韩尚书刚才没有说明科举录取进士,是否还是按照各省名额录取。”
韩翠柏立刻回应道:“钱大人,大华帝国各省教育资源不均,考生实力差距过大。
东南地区落榜的举人,他们的学识很可能比西北地区的进士还强。
如果不加约束,必然会出现东南地区考生霸榜的情况。
明朝洪武年间南北榜的事件,将会在帝国重新上演。
某一个地区的人,大量充斥在官场上,就会形成与地区为纽带的庞大势力,例如明末的东林党。
陛下高瞻远瞩,选择科举进士名额,各省固定名额加上按照实力分配的浮动名额。
这种做法延续这些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往后的科举,你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钱明义听完韩翠柏的介绍,他立刻坐下不再言语。
这些道理他当然懂,科举只是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场合。
让天下的人才,争相去做官。
国家如果拒绝这些人才,将会引发很大的恶果。
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不可能让某一个地域出生的官员太多。
某一个地域,只有寥寥几位读书人进入官场,他们在朝堂上发不出声,成为国家的弃子。
内阁大臣武弘义起身建议道:“陛下,来自南洋总督府等海外地区的考生,他们也是大华人。
应该让他们参与科举,这样才能稳定地方,不会让地方与朝廷离心离德。
各地总督府,有一些举人聚集到京城,朝廷不该让这些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