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王思同说道:“有水泥这个神器,筑城是很快的,只是不知道应当修建多大规模的城池!墙高几许?”
李继岌:“城墙一丈高足矣!
只要能抵御骑兵的冲击就可以。
至于考虑被攻击和守城,相信将军们不会太在意!”
李绍荣笑道:“够了,一丈高足够了!
守城是我们的事,王尚书不必考虑!”
李继岌:“城池的大小,韩卿说一说吧!”
韩延徽说道:“一般来说,一户人家多在六七口人,这种情况是最多的。
一座小城,两千户人家似乎是合适的。
一万人的城池,方圆十里就够了。
但是,我们可以把各城池之间的距离扩大,让百姓有更多的可耕种土地。”
李继岌:“小城必须具有抵御骑兵进攻的防御能力。
一个小城,其实就是一个堡垒,要按照这个要求建设。
小城和小城之间的距离和密度,一定要以防备契丹袭击为主要考虑方向!”
周光辅:“在东北的建设规划,我和李彦卿已经跟王思同、韩相商议过了,稍后就会完善,到时呈给公子审阅。”
王思同:“小城之间的布局,已经完善。
只等公子认可,就可实施。
我想说的是小城内部,最好一分为二。
西边一半是上风口,作为生活区;
东边的一半是下风口,可作为生产区。
而中间修建一条大道,可以作为商业区。”
李继岌:“如此甚好!不知这样的小城,多少时日才能建好?”
王思同:“五千人一组,最多三个月可成!”
李继岌:“考虑到将来的产业,大豆、棉花、高粱,所以第一批工坊的建设,必要的就是榨油坊、酿酒坊、纺织工坊;
其他的诸如罐头工坊、玻璃品工坊等,可以让居民们自由选择。”
李继岌:“还有冬天的取暖问题,我们要一并解决。
小城的东南角要划分出一块地,大概一亩地,建造供暖司。”
赵大锤问道:“公子,这个供暖司如何建设?”
李继岌:“已经画好图样了,你按图施工就可以。
其实就是一个大炉子,通过铁皮管子跟各家各户相连,把热水通过管道送到百姓家里。
之所以集中起来供暖,是为了减少浪费!”
李继岌把一大卷图样给了赵大锤,赵大锤忙不迭地翻看。
李继岌:“其实修建城池最重要的是选址!
要考虑水源和交通的问题,更要考虑抵御大军来袭的问题,还有就是城池之间距离远近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第二批城池开始修建之前,就会出现,大家一定更要事先商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