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之内,在黄杨庄附近响起的马蹄声连续有三回了,在黄杨庄最早的那群幸存者记忆中,黄杨庄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三路马蹄,第一路来的是青狼盗,人数足有数百,实力最为强大,对黄杨庄的目的绝对不单纯并且不怀好意,只可惜逗比的遇到了狼王邪风所率领的狼群,两凶相争黄杨得利,相信青狼盗跪的一定很不甘心。而最悲剧的是他们甚至没能说出自己的来意,到最后人们也不知道他们到底为什么要不惜的跑来肃州这边袭击黄杨庄。当然了,话说回来,要说不甘心的话,也许狼王邪风同样会感到不甘心,如果不是这群逗比,它现在可能还是好好的带着自己的手下们纵横睥睨,享受着草原之王的乐趣。所以说一切都是天意,真不是鱼唇渺小的生物们可以揣测的……第二路马蹄声,来的就是卢象升他们了,五十多人却有着千军万马的气势,如此强盛的军势就是强如汉威侯爷的陈平都为之侧目,据说后来陈平曾在一个小范围的私人聚会上感慨,倘若一军十万人能有这五十多人的气势,则天下无有不可去之处!纵是细柳、虎牙未必能敌。细柳、虎牙都是汉威赫赫有名的顶级部队,将卢象升和周亚夫相提并论不知道算是一种赞许还是某种程度上的夸奖。只可惜过去的一切不能假设,事实就是卢象升一生都未能提兵十万,就算是他自己亲手打造的天雄军,也不过就是五千之众。千古悲情,何独一人哉……「……顺便说一句,这个“小范围的私人聚会”中,有着那么几个不太私人的名字,如樊哙、英布、钟离昧、龙且、韩信……」韩信算是被陈平一手送上断头台活活坑死的,这个大伙都知道。但是韩信和陈平其实私交极好,两人是真正的好朋友,这一点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吧?两路风尘,一敌一友,现在忽然响起的第三波马蹄声,来依旧没有任何人知道了!只是骤闻马蹄如雷,众人的注意力无不被其吸引,不过这次就不像之前那么慌乱了。相比较起之前黄杨庄的前无准备,今次有卢象升的浑字营在场,一切就变得有章法多了。只见先锋营年轻的百户意定神闲的一摆手,立刻就有两骑排众而出,向着马蹄声来处奔去,有了军中侦骑主动探查,首先大伙就不用茫然无知的站在原地傻等了。其实说起来也是凑巧,如果这第三波人马再晚来上哪怕一盏茶的功夫,黄杨庄内都不会着镇定自若,只是此时刚好是接风酒宴一切准备就绪,但是需要赴宴的人们却都将动未动的时候。人不离马,马不离鞍,自然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看着侦骑飞驰而出,卢象升语气平静的说道:“诸位不用担心,之前我来援的时候,因为担心实力不足,曾经派人邀请我的一位好友,另一个先锋营的孙百户出兵相助,现在莫不是他的人到了。”虽然嘴上这样说着,但实际上卢象升心里面对此并没有抱太多希望,话说他这边是因为被陈平这个逗比无意中困了整整一夜,所以才来晚了,这会儿才到。可是他的那位好友又是因为什么?总不可能也是有逗比挡路,把他拖延到了此刻?又或者是他根本没把卢象升说的话当成一会儿事,所以才拖拖拉拉的直到这会儿才到?卢象升当然知道自己的好友不会是那样的人,那么这原因就有些不太好说了……静静的等待着,其实时间也就一会儿,很快两骑飞奔而来,一边疾驰,一边抬起一手,不断的做着一些姿势。看到这些手势,浑字营的士兵,不论是现役还是退役的无不面色微微一沉,看到他们骤然变脸,丁默心里面也泛起了不好的预感。只是不等他开口询问,已经有一个士兵下意识地喃喃自语道:“鞑子!”鞑子,具有强烈憎恨色彩的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鞑子”又称为“鞑虏”,该词源自鞑靼,更早的词源来自隋唐时期北方草原的一支游牧部落“铁勒”,到了辽金之纪又称“塔塔尔”,成吉思汗时期并入蒙古,元以后译称鞑靼,后泛指东蒙古各部。这个时期还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仅仅是普通的名词,和匈奴、鲜卑、突厥一样。自明代起,“鞑子”成为中国人民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习惯性称呼,不过顶多算是蔑称,并没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16世纪后期,后金兴起,与蒙古贵族通婚成为女真贵族的时尚。于是“鞑子”成为当地受压迫的汉族人民对满清统治者的蔑称,并且带上了越来越强烈的感情色彩!蹄声更加纷乱,入闷雷般的敲打在人们心中,随着原来侦骑的手势不断传来,在场众人的表情也变得越来越严肃……如果是语言学家的话,会觉得“鞑虏”这个词的演化很有意思,鞑子或鞑虏的最初称呼是专指鞑靼人,也就是塔塔儿人——在蒙古兴起之前,这几乎是蒙古草原上所有游牧民族的总代称——塔塔儿人们生活在大兴安岭西,阿尔泰山杭爱山以东,在欧亚民族大迁徙时西迁。蒙古人是将“鞑靼”此名继承下去的民族。在蒙古西侵时,罗斯的王公们依然不称之为蒙古人,而叫鞑靼人。后来在此地蒙古残存政权叫做喀山,其主体民族还是鞑靼人。以至南俄的一片草原叫做鞑靼草原。之后,“鞑虏”的词义有所缩减,鞑靼人成为蒙古人的代称,在明初反元时,一般蔑称叫“蒙古鞑子”。同时这个词的含义又一次得到扩展,再次成为了其他游牧民族的代称。明朝时期,被明军赶到北方草原和沙漠地带的蒙古人分裂为鞑靼和瓦剌(即卫拉特蒙古,今天的卡尔梅克蒙古人)两部。在分裂之初,蒙古内部斗争中鞑靼人占上风,相对来说势力较强。明军与之常有战事发生,战场主要在现在的内蒙古地区和北京北部、山西北部等地区,明军如果占据战略主动,战场有时也会发展到现在的外蒙地区以及现在的俄罗斯境内。在战争之中,大明军民对于自己的对手的称呼很快也随形势发展,从蒙古人改成了鞑靼人,出于民族间历史和现实仇恨、经济优势、文化心理优越感以及政治军事对抗和斗争中宣传的需要等因素,鞑靼人就被故意叫成了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蔑称“鞑子”!久而久之,鞑子这个词在明朝也就成了蒙古人的代名词,即使随后蒙古内部瓦刺的实力和地位超过了鞑靼,明朝的对手主要换成了瓦刺人,这个称呼也没再发生变化。到了后来,蒙古各部势力衰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兴起,鞑子的称呼也随之扩展到了女真人身上(事实上女真与蒙古无论从语言还是风俗上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民族)。当然,当用“鞑子”称呼女真人时,为将之与蒙古人区别开来,当时的汉族人往往称女真人为“辽东鞑子”,后来又随着女真族改族名为“满族”,此蔑称也又随之改成为“满州鞑子”。至于鞑虏,则是鞑子的文言文称呼,没有实质区别。由此可见,“鞑子”一词实际是从明代开始汉族人对于经常袭扰边境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统一称呼了,只不过因为自明代始,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族的主要威胁来自蒙古族和女真族,所以这个称呼其实指的也就是蒙古人和女真人(即满族人)。可以说,“鞑子”一次伴随着汉民族和草原民族之间大部分的征战史,随着鬼方、狄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契丹等民族被击溃击灭,“鞑子”这个词就开始出现在历史上,直到“它”最终入主中原,又再次被击灭驱逐。不过丁默不是语言学家,他对具体研究某些词汇发生、演变没有什么特殊的兴趣,他现在仅仅只需要知道。鞑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