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损耗,那是微乎其微。
通过大运河漕运,正常的损耗在半成左右,运量远不如海运。
大明的漕运,粮食损耗高达两三成,这些都被相关官员贪墨。
海运的速度也非常快,特别是现在的明轮船,哪怕逆风也能缓慢在海上航行。
漕运总督衙门,制定了每艘船的损耗标准,只要船只不沉海,超出损耗标准,船长都会受到惩罚。
损耗粮食最多的是陆运,哪怕是用载重马车运输,都要损失两三成粮食。
如果运到偏远地区,路上会消耗六七成粮食。”
石溪刚刚说完,他就听到一阵刺耳的气笛声。
苏河就看到,一艘巨大的大海船,它冒着熊熊黑烟,正向岸边驶来。
船只的两侧各有八个钢铁制造的大明轮,船只有五根大型桅杆,上面撑着巨大的风帆。
这是大华王朝现在的主流运输船,五桅杆明轮船。
它结合蒸汽机明轮技术和风帆技术。
这种船只有很多缺点,移动速度缓慢,操作性也不太好,特别是转向非常困难。
只能用作民用货船,不能用作军舰。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运载的货物量大。
巨大的货船停靠在码头上,码头上的各种蒸汽起重机立刻开始工作。
大华王朝的运输船货物装载都比较标准。
苏河借鉴后世的集装箱,铁箱子太贵,上面全是巨大的木箱。
蒸汽起重机的钩子勾中木箱,就能把数吨重的木箱吊起,移动到码头上停靠的载重马车。
四匹马拉动的载重马车,正好能拉动一个木箱的重量。
苏河随机叫来一辆马车,让人打开这辆马车的木箱。
木箱里面是整齐码放的麻袋。
卫兵打开一袋麻,里面是黄橙橙的稻米粒。
石溪在一旁介绍道:“陛下,这些都是南洋地区运来的稻米,一共是三百万吨稻米。
其中两百万吨分配给北方各省,一百万吨运到东北地区。
等到明年东北地区产粮能自给自足,就不用向那里调粮,甚至有望反哺关内地区。”
苏河看着繁忙的运粮车,这些都是百姓的活命粮。
“周方志,今天大家的午饭,都尝尝南洋的粮食。”
石溪提醒道:“陛下,南洋大米因为一年三四熟,没有获得充足的营养,它不太好吃。”
苏河摆摆手说道:“这算什么?饿肚子的时候,有口饭吃,那就是绝世美味。
朕米糠野菜都吃过,更何况是大米饭,它再难吃还有米糠难吃。”
苏河午饭吃到南洋运来的大米饭。
它的口感,确实不如两湖地区的大米口感好。
但吃到肚子中,饱腹感很强烈,这是很多人的活命粮。
苏河看着码头进进出出的货运马车。
他想到了陆运粮食的损耗,万分心痛。
磨刀不误砍柴工,联通主要城市的铁路,还是要继续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