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古代爱国人物故事 > 第275章 东王杨秀清 从烧炭农夫到太平天国的实际掌权者(第1页)

第275章 东王杨秀清 从烧炭农夫到太平天国的实际掌权者(第1页)

一、少经磨难

杨秀清的早年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挑战,这为他后来成为太平天国的重要领袖奠定了独特的人生背景。他的祖籍是广东嘉应州,由于家族在清朝雍正年间遭遇了生存危机,曾祖父不得不携带着仅有的衣物,迁徙至广西桂平县的大宣里。在那里,生活依旧艰难,他们不得不继续迁移,最终定居在平隘山(鹏隘山)的东旺冲,开始了艰苦的垦荒生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杨家逐渐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扎下了根,人口也逐渐增多。

1823年农历八月十九日,杨秀清在这个贫穷的家庭中诞生。不幸的是,他五岁时失去了父亲,九岁时又失去了母亲,幼小的他不得不依靠伯父杨庆善抚养成人。由于家庭条件有限,杨秀清未能接受正规教育,长大后依然不识文字,但他继承了祖辈的勤劳传统,继续以耕山烧炭为生。生活的重压使他身体状况不佳,身形矮小,面容憔悴,甚至有一只眼睛失明。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杨秀清并未因此而消沉。他与族内的许多兄弟姐妹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下古棚村的萧朝贵关系密切。萧朝贵后来也成为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之一。此外,杨秀清的堂姐嫁给了大冲村的富户曾家,这为他后来接触到上帝会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曾家的关系网,杨秀清开始了解并参与到上帝会的活动中。

杨秀清用卖炭所得的钱购买酒水,邀请所谓的“侠徒”来家中聚会,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当时社会压抑的一种反抗形式,也体现了他对改变现状的渴望。据记载,杨秀清在路上常常放声歌唱,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质,同时也表明他内心怀有反清复明的理想。

二、入会掌权

杨秀清加入上帝会的过程以及他如何逐步掌握实权的历史,反映了他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扮演的关键角色。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洪秀全与冯云山在广东、广西两地创立了上帝会,并开始传播其独特的教义。冯云山在寻找反清的秘密基地时,选择了紫荆山和平隘山地区,并以塾师身份在当地宣传教义。到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在杨秀清堂姐的儿子曾玉珍的帮助下,杨秀清和萧朝贵等人加入了上帝会。

最初,杨秀清只是上帝会的一名普通成员,没有任何显赫的地位或权力。然而,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末,随着冯云山被捕,洪秀全返回广东处理事务,广西地区的上帝会陷入了混乱之中,人心涣散,组织面临着瓦解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杨秀清利用当地民众对降童巫术的迷信,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三月假托“天父”下凡,声称自己是耶和华的代言人。他通过模仿昏迷状态,然后突然站起来,用威严的声音传达“天父”的旨意,命令会众团结一致对抗清廷,成功地稳定了人心,挽救了上帝会即将崩溃的局面。

半年后,萧朝贵效仿杨秀清,也开始假托“天兄”(耶稣基督)下凡,成为另一个重要的宗教发言人。洪秀全回到广西后,正式确认了杨秀清和萧朝贵作为“天父”和“天兄”代言人的身份。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杨秀清和萧朝贵在上帝会中的地位,还使得他们能够排挤早期信徒,包括赐谷王(黄)家和大冲曾家的势力。

杨秀清除了成为“天父”的代言人外,还获得了“上帝第四子”的地位,仅次于洪秀全(上帝次子)和冯云山(上帝三子)。萧朝贵则因其妻子杨宣娇被认为是上帝的女儿,而成为“帝婿”,其地位也得到了显着提升。至此,杨秀清和萧朝贵在组织内部的权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冯云山。

然而,就在杨秀清权力日益巩固的时候,道光三十年(1850年)四月,他突然患病,病情持续恶化,到了八月已经严重到几乎无法正常交流的地步。在此期间,萧朝贵暂时接过了领导权。但是到了十月初一日,杨秀清“复开金口”,恢复了健康,并立即重新夺回了领导权。他否定了萧朝贵较为保守的策略,转而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积极迎接会众的到来,并准备与清军正面冲突。

在这一系列的行动中,杨秀清表现出了果敢的决策力。十月十八日,他派遣部队前往大洋墟迎接前来金田团营的陆川上帝会赖九所部,并与清军发生激战,最终成功让赖九所部安全渡过浔江,抵达金田。紧接着,在十一月二十二日,杨秀清再次派遣蒙得恩前往平南县花洲迎接洪秀全和冯云山。在思旺圩击败了清军的阻挠后,洪秀全和冯云山顺利回到了金田团营,这次行动被称为“迎主之战”。

三、天国创业

金田起义之后,太平天国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杨秀清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宣告太平天国成立,并自称“太平王”。随后,洪秀全在武宣东乡自称“天王”,并任命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石达开、韦昌辉为五军主将,其中杨秀清被任命为中军主将、左辅正军师,地位仅次于洪秀全。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洪秀全在占领永安州后,正式封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并赋予他管治东方各国的权力。同时,其他四位王(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均需听命于东王杨秀清,确立了他在太平天国中仅次于洪秀全的绝对权威地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太平天国的创业阶段,杨秀清虽然较少亲自指挥前线作战,但他对于内部军政的管理和战略规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起义初期,农民军队存在着严重的散漫和自私现象,这直接影响到了战斗力。杨秀清利用“天父下凡”的宗教手段,多次对军队进行说教,传达必胜的信念,成功凝聚了全军的力量和意志。尤其是在永安封王四天后,杨秀清处理了太平军内部的叛徒周锡能事件。周锡能在脱离太平军后投降清军,并被派回太平军内部企图行刺洪秀全。杨秀清通过“天父下凡”的方式揭露了周锡能的真实目的,并将其处决,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给太平天国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危机。这一事件极大地提升了杨秀清在太平军中的威望。

随着太平军撤离永安州,向北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在攻打桂林失利后,杨秀清提出了“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战略构想,即主张放弃攻占重要城市,直接向东进发,占据江宁(今南京)作为革命的根本基地。这一构想得到了洪秀全的认可和支持。太平军进入湖南后,杨秀清与萧朝贵联合发布了多篇檄文,号召汉族人民参与反清斗争,扩大了太平天国的影响范围。

太平天国壬子二年(1852年,清咸丰二年)十二月初九日(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进一步增强了太平天国的实力。在此基础上,太平军继续东进,于太平天国癸丑三年二月十四日(1853年3月19日)攻克江宁,将其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正式建立了“小天堂”。杨秀清初时以朝阳门内江宁将军署为东王府,后因地理位置问题搬至汉西门前长芦盐运使何其兴的府邸。杨秀清的东王府虽然不如洪秀全的天王府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极为豪华,被誉为“琳琅锦绣,焕若天宫”。

杨秀清每次出行的排场十分盛大,乘坐由五十六名轿夫抬着的大轿,沿途人员必须回避或者跪拜,否则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四、稳定政权

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凭借其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军事才能,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随着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的相继牺牲,杨秀清在太平天国中的权力愈发集中。他通过居中调度和部署各类军事行动,使洪秀全实际上退居幕后,成为“虚君”。与此同时,杨秀清被加封了一系列宗教称号,如“禾乃师”、“赎病主”、“劝慰师”、“圣神风”等,这不仅提高了他在宗教上的地位,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政权中的核心地位。

在太平天国的日常运作中,所有的决策和命令都出自杨秀清之手。无论是军事上的奖惩升降,还是文官的任免,都由他来决定,洪秀全仅负责最后的批准。所有奏章必须经过杨秀清的审查并加盖印章后才能呈交给洪秀全,即使是北王韦昌辉也不能绕过这一程序直接上奏。杨秀清还享有“立而不跪”的特权,在觐见洪秀全时无需下跪,这在等级森严的太平天国体制中显得尤为不同寻常。

立足天京之后,杨秀清开始部署北伐与西征。太平军虽然在数量上远不及清军,但他仍然决定将有限的兵力分成三部分,既要防守天京,又要进行北伐与西征。北伐军由林凤祥和李开芳率领,人数仅有两万,尽管一度推进到了天津府静海县,但由于缺乏支援,最终在饥饿和寒冷中被迫撤退,并在阜城被围困。杨秀清派出的救援部队也未能成功,最终导致北伐军全军覆没。这一战略决策被后世评价为太平天国的重大失误之一。

相比之下,西征军的情况要好得多。虽然初期因为兵力不足而难以攻克南昌,但杨秀清及时调整策略,命令撤围九江,增兵西进。太平军在1854年春季第二次占领武昌,并进一步攻入湖南。然而,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在湘潭、城陵矶等地接连击败太平军,形势再度紧张。杨秀清随即命令秦日纲和韦俊等守卫田家镇,并在湘军水师攻破田家镇江面防线后,派翼王石达开督师湖口,集中兵力与湘军决战。最终,太平军在1854年冬季大破湘军水师,解除了九江之围,并在次年春季第三次攻克武昌,取得了西征的胜利。

面对清军在孝陵卫组建的江南大营和在扬州组建的江北大营对天京的威胁,杨秀清在1856年春天指挥了击破清军两大营的战役。他首先派遣秦日纲率领精锐部队东援镇江,打破了清军的包围。接着,太平军分道渡江,东西夹击江北大营,摧毁了清军的营垒一百二十余座。随后,全军南渡,攻克高资,击毙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并攻破九华山清营。杨秀清命令各部必须按时进攻,违者斩首。与此同时,石达开率领的援军也赶到天京,从西路进攻。太平军内外夹击,最终迫使清军江南大营全线崩溃,清将向荣逃往丹阳,不久后病逝。此次战役彻底解除了天京的外部威胁。然而,正当杨秀清计划进一步调动石达开和韦昌辉等人进攻江北,进军苏杭之时,不幸发生了“天京事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死于内讧

随着太平天国势力的壮大,杨秀清的权力也随之膨胀。他不仅在军事上屡建奇功,在政治上也逐渐掌握了实权,成为太平天国的实际掌权者。然而,杨秀清的野心也随之增长,他经常假托“天父”下凡,凌驾于天王洪秀全和其他官员之上,任意羞辱和处罚他人,包括处死天官正丞相曾水源、东府吏部尚书李寿春、仆射黄仕珍等人,将燕王秦日纲等多人罚为奴,杖责北王韦昌辉,并将洪秀全之兄洪仁达关入东牢。

杨秀清的专横行为让洪秀全感到极大的压力,同时也引起了其他高层将领的不满,特别是北王韦昌辉,他对杨秀清的专权深恶痛绝。1856年夏天,随着太平军击破了江南、江北大营,清军向荣败死,杨秀清认为时机成熟,决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权威。同年七月初九(阴历七月十五日,1856年8月15日),杨秀清再次假托“天父”下凡,召洪秀全来东王府,并强迫洪秀全承认他应该被称为“万岁”,而不是“九千岁”。洪秀全被迫同意这一称呼,并宣布“今后遵天父圣旨,东王称万岁,东世子也称万岁”,计划在杨秀清生日当天举行称万岁的典礼。

不久之后,佐天侯陈承镕向洪秀全告密,称杨秀清意图弑杀洪秀全而夺其位。洪秀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密召正在前线作战的韦昌辉回京诛杀杨秀清。韦昌辉接受了这个任务,并将秦日纲拉入计划。同年七月二十六日(阴历八月初三日,1856年9月1日)深夜,陈承镕打开城门迎接韦昌辉。韦昌辉接到洪秀全的诏书后,在次日凌晨攻打东王府。

据记载,韦昌辉先派人传唤杨秀清到天王府议事,但杨秀清拒绝前去,并杀掉了韦昌辉的使者。随后,杨秀清派东殿尚书傅学贤在汉西门大街严阵以待。然而,韦昌辉已经从后街攻入东王府。杨秀清登上望楼擂鼓示警,但最终被韦昌辉的部下许宗扬发现并抓获。杨秀清请求韦昌辉不要杀他,但韦昌辉表示,如果不杀杨秀清,自己就会死。于是,韦昌辉的手下砍死了杨秀清,同时遇难的还有杨秀清的二十七名“亲丁”、五十四名“王娘”以及一名有孕侍女。傅学贤率领东王府的部众与韦昌辉交战,但很快就被全部消灭。

杨秀清遇害后的当天早晨,洪秀全即下诏贬杨秀清为“东孽”,并向军民宣布他“窃据神器,妄称万岁,已遭天殛”。这一事件即历史上着名的“天京事变”。

事后,洪秀全诛杀了韦昌辉,并恢复了杨秀清生前的部分封号。随着时间的推移,洪秀全不断为杨秀清加封,直到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杨秀清被追封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传天父上主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后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

结语

杨秀清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贫困的烧炭工成长为太平天国的实际掌控者,期间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然而,权力斗争的复杂性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性结局,这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