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贼寇并未完全消灭,他们继续在其他地区活动,给官军带来了新的挑战。徐天德、冷天禄、罗其清、冉文俦等人逃往其他山区,继续组织反抗。宜绵意识到,要彻底平定叛乱,必须持续施压,不断打击贼寇的有生力量。
为此,宜绵继续指挥军队在川陕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清剿行动。他采取了分兵合击、逐个击破的战术,逐步压缩贼寇的活动空间。在一次夜袭中,宜绵率军突袭了冷天禄的据点,成功将其击溃。在另一次行动中,他指挥军队在罗其清的藏身之处发动突袭,俘虏了多名贼寇骨干。
四、转折点
嘉庆三年(1798年),宜绵的军事行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被调任陕甘总督,负责全面协调陕甘地区的军事行动。这一任命表明朝廷对宜绵的信任和期望,但也意味着他将面临更加复杂和艰巨的任务。
上任后,宜绵迅速投入工作,组织军队在陕甘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清剿行动。然而,随着高均德、齐王氏等贼首的窜逃,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这些贼首不仅善于利用地形优势,还擅长游击战术,给官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宜绵在镇安地区分路截剿,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贼寇仍然四处流窜,难以彻底根除。
同年五月,贼寇分股北出凤县,进入甘肃境内。这一突发情况让宜绵措手不及,贼寇趁机突破了官军的防线,进入了甘肃腹地。宜绵因疏防被朝廷严厉批评,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他的声誉,也给他的军事行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宜绵并没有放弃。他迅速调整战略,加强了对甘肃境内的布防。在略阳战役中,宜绵指挥军队成功击败了贼寇,迫使成栋、汉潮等人逃往平利。这一胜利暂时缓解了局势,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进一步巩固战果,宜绵与额勒登保合作,共同策划了一场针对贼寇的大规模行动。他们在孟石岭成功击败了贼寇,迫使他们逃入四川。这一胜利不仅显示了宜绵的军事才能,也增强了官军的士气。然而,贼寇的活动并未停止,他们继续在四川境内流窜,给官军带来了新的挑战。
嘉庆四年(1799年),宜绵的军事行动遭遇了重大挫折。贼寇高均德、徐天德、冉文俦等人继续在川陕地区活动,给官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些贼首不仅熟悉地形,还善于利用民众的支持,使得官军的行动屡屡受阻。
宜绵在这一年的表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他因畏葸避贼,被解职来京,担任散秩大臣。这一决定不仅反映了朝廷对他的不满,也标志着他军事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被解职后,宜绵并没有得到长时间的休息。不久后,他因军需冒滥的问题被剥夺职务,遣戍伊犁,并处罚银二万两助饷。
五、晚年
宜绵在伊犁度过了两年的戍边生活,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既是惩罚,也是反思和沉淀的时期。在戍边的日子里,宜绵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过去,总结了自己在军事和行政管理中的得失。他意识到,自己在处理复杂局势时,有时过于谨慎,导致错失良机,而在军需管理上也存在不少漏洞。这些反思使他在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嘉庆五年(1800年),宜绵被释放回京。回到京城后,他并没有立即得到重用,而是暂时担任散秩大臣,等待朝廷的进一步安排。这段时间,宜绵继续潜心研究军事和行政管理,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嘉庆帝在查阅方略时,对宜绵曾经提出的关于乡勇的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切中时弊。宜绵在嘉庆二年和三年的军事行动中,多次强调乡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他认为,乡勇在维护地方治安和辅助正规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乡勇的管理和使用需要更加科学和规范,以避免出现纪律松弛和战斗力不足的问题。
嘉庆帝对宜绵的建议非常重视,认为他的观点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嘉庆七年(1802年),宜绵被重新启用,担任大理寺卿。大理寺是清朝中央政府的重要司法机构,负责审理重大案件和监督地方司法。这一任命表明朝廷对宜绵的认可和信任,也给了他一个新的舞台来展示自己的才能。
然而,长期的戍边生活和频繁的军事行动,使宜绵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担任大理寺卿后不久,他就因健康原因申请病免。尽管如此,他在任期间依然尽心尽力,处理了许多复杂的司法案件,为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作出了贡献。
宜绵的晚年生活相对平静。他回到了家乡,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但仍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局势。他经常与昔日的同僚和下属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尽管身体虚弱,但他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始终心系社稷。嘉庆十七年(1812年),宜绵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余岁。
结语
宜绵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争议。他在平定教匪的过程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为维护清朝的统治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也因某些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当而受到了批评。尽管如此,他的功绩不容忽视,他的军事智慧和行政能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宜绵的故事,不仅是清朝中叶社会动荡的一个缩影,也是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起伏的真实写照。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古代历史着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