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无声的尖叫 > 577高速公路杀手(第3页)

577高速公路杀手(第3页)

1981年9月2日,法官认可了双方的辩诉交易,判处杰拉德终身监禁。在宣判那一刻,连法官都对此愤愤不平,表示在嫌疑人所招认的三起罪行中,任意一起都足以判处他死刑,而自己却不得为了程序正义,免除他的死刑。

但面临终身监禁的杰拉德,并未因失去自由而沮丧,相反,他觉得在狱中服刑的这段时间,是他此生最快乐的时刻。

杰拉德被判处终身监禁,但在狱中可谓活得如鱼得水,这是因为之前在县监狱时,他总是得意洋洋地向其他囚犯炫耀自己是因为杀人进来的,跟那些小偷小摸的人不一样,之后,随着凶杀案被媒体曝光,他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获得了全社会大范围的关注。这激活了他深藏于身体里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这种心理状态的表现形式就和它的名字一样,潜意识中会对自我价值感,产生无限夸大。这类人即便一无所成时,也认为自己仅仅只是怀才不遇。

他们认为自己从存在到想法都高人一等,普通人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他们会幻想自己很有成就,拥有权利、聪明和美貌。遇到比自己更成功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嫉妒心。他们的自尊很脆弱,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要求别人持续的注意和赞美;对批评则感到愤怒和羞辱,但会表现出冷淡和无动于衷的态度来掩饰内心的真实状态。

杰拉德得意的姿态没有维持多久,在被转到州立监狱服刑后,杰拉德的待遇,经历了180度大转变,这里关押着各色的罪犯,其中不乏像他一样的杀人犯,更有闻名全国的连环杀手,没有人再去关心他这个不值一提的杀人犯。

前面说过,自恋型人格遇到比他们还成功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嫉妒心,希望获得持续的赞美,受人特别关注。而杰拉德的狱友之一就是有着“优等生杀人王子”之称的泰德·邦迪,惨死在他手下的女性多达30个。

一段时间后,被妒火灼烧的杰拉德给保罗警长写了封信要求面谈,见面后,他又承认了另外三起谋杀,警长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份迟到的坦白,意味着他会改判死刑。

当杰拉德回忆案发经过时,保罗对他的记忆力感到叹服,他对受害人的描述十分准确,对于每个受害人的受伤位置,他也记得很清楚。当保罗说起一位受害人穿着短袖和宽松长裤时,杰拉德进一步补充说,她穿的白色带有动物图案的上衣和宽松的牛仔裤。

紧接着,杰拉德又陆续招认了13起谋杀案,听得包括保罗在内的在场警察咋舌,一个年龄只有29岁的罪犯是如何做到如此灭绝人性。

而杰拉德却将一个又有一个惨死在他手下的女性当成奖杯,不遗余力地向媒体与公众展示,博取他们的关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即便要冒着被判死刑的风险,他也在所不惜。

因为受害者人数的增加,法院将杰拉德重新列上被告席。考虑到他有重罪前科,对多名女性涉嫌绑架、作案手段残忍等因素,陪审团商讨后,建议法官判处死刑,这一次,法官接受了陪审团的建议,判处他死刑。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杰拉德交代了更多的谋杀案,关于这些案件也许确实是由他所为,也许是他将道听途说案件安在自己身上,为了博得更多关注,也许是有人授意。最后他自称杀害了41人,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他一直嫉妒的“优等生”狱友。

而警方实际只找到了22具被害人的尸体,因为一大半的被害人尸体找不到,也无法确定他们的身份,因而检方也没有再对杰拉德提起诉讼。

杰拉德的第一张死刑执行令经由州长签字下发,日期定在1986年7月2日。行刑的前一天,他掐着时间提起上诉。在正式行刑两个小时前,监狱接到通知,法院已受理杰拉德的上诉请求,中止行刑。

第二年6月4日,法院正式驳回了上诉请求,州长签署了第二份死刑执行令,日期在同年8月26日。距离行刑还有两天时,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杰拉德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因此处决日期再次被延后。

这次上诉仍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第三张死刑执行令“如期而至”,行刑时间在1997年5月30日,此时距离他被捕已有17年之久。

但是,“走运”的杰拉德还是因为一场“电椅事故”多活了几个月,监狱在处决另一位重案犯时电椅发生意外,火焰从头盔蹿出,并伴随着烧焦的气味。

此事一出,各界对是否应该废除电椅议论纷纷,很多人质疑这种处决犯人的方式是极度不人道,完全就是“将人活活烧死”。

面对外界的质疑,不久后法院宣布,电椅的故障已经得到解决,将继续作为一种行刑方式保留。而杰拉德的死期被重新定在1998年3月23日。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3月23日中午,47岁的杰拉德被带往行刑室,在路上他没有说一句话。当他被绑在电椅上时,对面围观的受害人家属距离他只有一米左右,他们都将亲眼目睹这个残害自己家人或朋友的魔鬼下地狱。

当开关按下的那一刻,不知道杰拉德脑中最后一个念头是什么,超过一千伏特的电流瞬间游走全身,他激烈地抖动起来,随后便一命呜呼。若说起围观行刑的受害者家属们,他们在观看行刑时完全没有心理负担,反而像是摆脱了千斤重的担子。

开头讲到过,在围观人群中有一名在本案中失去妹妹的兄长。媒体采访时他表示乐于看到州立监狱还能保留电椅这个刑法,这样凶手在死前需要经历痛苦,如果是像注射死亡那样只是‘睡着’。而已,就太便宜他了。”

案件到这里本该就此结束,恶贯满盈的杀人犯理应受到惩罚,但事态却迎来了一波意想不到的反转。

此前行刑时间反复延迟,是因为杰拉德反复上诉声称自己是无罪,并且把错误推给全程负责此案的保罗警长。他坚称,很多本不是他犯下的罪行在警长的逼迫下,他不得以才承认。

最初逮捕他的吉姆警探,居然也支持他的这份说法。

吉姆警探的口中,他虽然成功使得杰拉德的第一次认罪有效,但他曾签署了一项明确的法律证词,根据他的证词表示,保罗警长在审讯期间曾对犯人做出诱导性提问,而犯人做出了错误的反馈信息,而后又有人证实了警长强迫杰拉德承认他没有犯下的罪行。

进一步的争议也在围绕着一个事实,尽管杰拉德提供了41次谋杀的证词,但因为缺乏物证,佛罗里达的司法管辖区几乎无法起诉他,最终法院做判决的依据,完全是杰拉德自己认罪的一张薄薄证词。

在杰拉德死后,一名自由记者对杰拉德的狱友做过采访,谈话中狱友承认,当年针对杰拉德提供的不利证词,是在两名检察官的“协助”下所做,并且他还说,这两名检察官愿意提供某种奖励来换取他的证词。

时间来到21世纪,联邦调查局对此案的研究报告使真相更加扑朔迷离。调查认为,当年有相关文件指出,本案的决定性物证是在死者身上发现的毛发,但此项文件并未得到证实,所以不能确定这些毛发来源于杰拉德。

但是显然,公派辩护律师并没有提及此项文件。在杰拉德被执行死刑后,这份文件也随之被销毁。

因为案情的反复,曾有笔迹学专家对杰拉德的字迹进行过分析,分析的结果有些令人唏嘘。他的字体里透露着他的人生,圆润饱满的首字母是被生母抛弃后,渴望家庭温情又难以如愿的执念。其后的字母多是线条僵硬的,代表了他在成长过程中与社会的格格不入。收笔处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锐角,让人联想到了他刺向受害者的利刃……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你觉得这个连环杀人犯真的杀害了41个人吗?我也很想知道确切的答案,但真相已被岁月掩埋,如今已不得而知了。

只能说,大到每个时代,小到每个人,各自都有自己的困顿,但份困顿绝不能成为向别人挥刀的理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