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棣从小就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
他也很清楚,自己的父亲因何而亡,祖父因何而亡,曾祖父又是因何而亡。
明家的祖先,与朱家的祖先是好兄弟,结伴揭竿而起,在战马上打下了大原的江山。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喻家的家主、文家的家主和贺家的家主。
大原建国之时,明家的家主深知自己在治国方略上不如朱家的家主,于是便主动让贤,把大好河山送到了朱家的手上。
朱家家主感念兄弟的恩情,留下了一封密诏,若朱氏子孙不得民心,则可拥戴明氏子孙上位,并将这封密诏封存在了皇宫的一间密室里。
大原初始,百废俱兴,第一任皇帝便把明家封为昭王,待之以亲弟之理。追随着他们的军师都封了文官,武将也都受了封赏。
大家一团和气地开启了大原的第一篇章。
二十年后,明家家主,也就是当时的昭王暴毙。
太医给出的结论是那些年征战沙场受伤太多,身体透支太多,实在无法熬到古稀之数。家人便没有过多的怀疑,只按照份例准备丧事。
皇帝却是很重视这次的丧事,从宫里派了人来,专门料理昭王的丧事。
与此同时,有御史言官上谏:昭王一脉为异姓王,按照之前礼部修订的章程,是不能册封异姓男子为王的。
皇帝在朝堂上雷霆大怒,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
明家在宫外的老老小小们听了这件事,在灵堂上感动得稀里哗啦。
昭王出殡之后,明家的番位被削,昭王的儿子被册封为文郡王,依旧按照之前的礼制进宫陪太子读书。
五年后,皇帝撒手人寰,新上任的皇帝按照自己父亲的交代把存放那密诏的密室外又加了三层机关。
加完了机关之后,宫里悄悄运出了几车带着腐味的茅草。
新皇登基,自然还是重用明家的文郡王的。
一时之间,大原国运昌隆,人民安居乐业。
文郡王在妻子生下儿子之后,身体每况愈下,日日都有宫里的太医给他调理身体,可却没有起色。
文郡王的妻子将儿子教养得极好,到了差不多的年纪依旧进宫陪皇子们念书。
可她却再没有身孕,连文郡王的所有小妾们都没有身孕。
明家就只有一个独苗,还每天到宫里去陪读。
慢慢的,文郡王对于政事的处理有些力不从心,皇帝也慢慢扶持了别的人,明家在朝中的势力又一次被削弱。
文郡王从四十四岁开始就在病榻上流连,非必要的事情并不会出现在朝堂之上。
皇帝却对明家越发重赏,流水一样的补品送到文郡王府,每天都有太医院的太医守在文郡王府,就为文郡王一个人看病。
文郡王撑了三年,终究还是撒手人寰。
他的儿子却自己上表:明家并非朱家子孙,出了一个王爷一个郡王已经是皇家给的天大的福分,明家子孙勉强承袭有损根本,故上书请求皇帝收回明家郡王的册封。
皇帝面上拒绝,八日之后却批了这折子,同意了明家上表的事,把明家的家主封为了勤政公。
至少是给了一个爵位,同其他权贵一般。
明棣的父亲是个极其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