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七十多公里,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现在没高速,等修了高速,那就快多了。
余家岭在一个山坳里。
村子不大不小,大约有百十户人家,四五百人口。
交通算是比较便利,就象余春芳说的可以走大卡车。
车子下了桥,进入一段土路。
路两边是两片平地,上面种的应该是冬小麦。
看长势还不错。
余春芳说道:“这两边的平地是我们村主要的耕地,大约有五六百亩,村后和两边的平地都是在山坡上整出来的,非常零散。”
全村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靠这几百亩平地。
山坡上的地,种庄稼收成很低。
土质不好,又不能浇水,全靠天吃饭。
易飞隔着车窗看了一会,“赵总,余老师,这里附近都是山,平地不能联成大片,在这里发展蔬菜,不如全力发展食用菌的种植。”
这地方想大力推广蔬菜种植不现实。
平地太少。
山坡上的地,土质不行。
棚也不好搭。
赵秋城说道:“你看着办就行,食用菌的发展前景也不错。”
他觉得未来,食用菌比蔬菜有前途。
那东西可以大量出口,深加工的前景也好。
这里的山并不陡峭。
除了村后高山还长了不少的树,两边的山上基本是光秃秃的。
如果栽些果树或其它树木。
还可以在林下种植木耳等。
当然,也可以种植药材,山坡上种庄稼,显然收成并不太好。
余家岭的位置不错,交通还算便利,有山有水。
他们刚才过的那个桥有五十米长。
桥下的水也不少,这就有了种植蘑菇的基础。
种蘑菇没有水可不行。
如果做一些投资,五六年后,绝对会变个样。
——————
余春芳的家在村子中央。
村中那条主街道勉强可以过车。
村子前低后高,除了主街道是缓坡,两边全是台阶。
赵秋城把车停在一个用石头垒着院墙的院落前。
这就是余春芳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