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隆盛实业 > 第1203章 复杂的体制(第2页)

第1203章 复杂的体制(第2页)

明代北京城因人口众多,面积广大,治安问题让朝廷十分头疼。

这一百年来,参与治安和民政管理的衙门、人数逐渐增多,涉及有顺天府、宛平、大兴二县衙门、五城兵马司、巡城御史以及锦衣卫、巡捕营、工部街道厅等,部门间关系复杂。

好吧,现在魏广德终于想起来,似乎还有工部的事儿。

想想光是一个北京城环卫工作,就牵扯到了兵部、工部、都察院和锦衣卫,也难怪一百多年时间里,大明的京城还是沿用当年成祖朱棣时建城的基础,牵扯衙门太多,涉及范围太广了。

就算下面有人意识到这里面有文章可做,但只要仔细想想就会退缩,实在是涉及到的人不好协调。

不说别的,就他一个内阁次辅在真正着手此事的时候,都感觉千头万绪,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就更别遑论他人了。

特么的,这叫什么事儿?

也难怪当年侵略者进了北京城,一个命令就能驱使百姓出力搞卫生,人家那个占领军机构简单,就是司令一句话的事儿。

他们可没工夫见什么对接的部门,实行的是军管。

不过这种事儿放到朝廷来做,可就真是麻烦的很,要协调若干部门。

魏广德想了半天,最终还是只能选择此事应该交给顺天府主抓才行,由顺天府下辖大兴、宛平二县差役负责具体执行。

不能用五城兵马司,一是兵马司看上去是一个衙门,但是却分东南西北中五个,其实并不好协调,虽然有个勋贵在指挥这五个指挥使,但终究隔着一层。

而且,兵马司指挥使终究品级太低,又是武职,六品武职能顶什么用?

顺天府尹就不同了,正三品,算得上京城的实权派,虽然因为权贵云集,顺天府尹这个位置一直都是出了名的不好做。

有了顺天府尹负责京城环卫,以后推行到其他地方也就容易了。

地方上,负责此事的自然就是知府知县,那里可没京城这么多衙门。

府衙县衙里就有对接六部的六司,堂官一句话的事儿,环卫工作就可以展开。

哪像京城,婆婆太多了。

魏广德坐在位置上细细思索一番,越想越觉得应该如此。

工部的街道厅同时受命于工部和顺天府,这样顺天府尹就可以统筹京城街道沟渠的工作,而两县则招收民工负责京城环卫工作,也直接向商家征收卫生费,用来支付这笔开销。

这也是古代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最大的差别,小政府时代,是按照花销收取赋税,没有开支就没有税收。

一次开销就一次征税,长期支出才长期征税。

对后世人来说,感觉古代时不时一些地方会冒出一个新税,就感觉是官府征收的苛捐杂税,但其实不尽然。

相对来说,古代的征税模式可以把百姓承担的负担降到最低。

不开销,就不收税。

当然,完全不缴是不可能的,朱元璋老早就把地方府县上缴中央朝廷的赋税定死,做为永例,这个税钱是无论如何都逃不过的。

而近代大政府时代,则把税安排的明明白白,不管政府开支多寡,最后体现出来的就是财政赤字和盈余。

一般来说,政府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加税或者减税的。

魏广德可不准备把平时扫大街的工作也丢给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去做,他们的差事儿已经够多了,能够官府解决,就没必要动用军卒,也可以给城里百姓多一条赚钱的营生。

想到这里,魏广德快速书写起来,先把刚刚想到的都写下来,这是要交给顺天府尹的,让他按照这个办理。

这样有了章程,至少顺天府尹就知道他要做的是什么,需要做那些事儿。

至于工部那边,自然也是得参加这次会议的,街道厅由工部管理变成和顺天府协管,不和工部打个招呼是不行的,不然到时候顺天府肯定指挥不动街道厅。

不管怎么说,街道厅上级是工部,那是二品衙门,那里可能会给三品的顺天府面子。

至于以后检查卫生的工作,巡城御史和五城兵马司倒是可以参与进来。

在北京城搞一次卫生简单,只要凑出人手就行,可要维持干净整洁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顺天府,加上五城兵马司那些人,估计就不会有人敢再在四九城里随便大小便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