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出兵朝鲜真相有声 > 六揭秘决策内幕为何取消六次战役(第1页)

六揭秘决策内幕为何取消六次战役(第1页)

第五次战役后,敌我双方均往前线不断增加兵力兵器,各线各处小规模战斗频繁发生。

彭德怀司令员准备坚持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想用军事压力迫使敌军同意这个条件。因此,1951年6月末,志愿军开始积极筹划第六次战役。彭总向毛泽东报告:“如美国坚守现有占领区,我即准备8月反击。”

7月10日,开城谈判开始时,地面战场一度比较平静,双方只有小部队接触,只有美国空军仍在频繁轰炸中朝军队后勤补给线。但是中朝联军一刻也没有松懈,不停地大挖防御工事。而将领们心中更清楚,只有战场上的胜利才能带来谈判桌上唇枪舌剑的胜利。毛泽东也说得很明白:“谈的只管谈,打的只管打!”这位大战略家太明白能战方能言和这个道理了。

彭德怀听到美国人不但不想以“三八线”为界,还要中朝方面单方面让出1。2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消息时,怒极反笑:“美国人好大的胃口,哈,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还想在谈判桌上得到?非把你多吃下去的东西打得吐出来不可!”

7月24日,停战谈判已经进行了半个月,却连谈判议程协议都未达成。彭德怀准备彻底打掉美国人的幻想,用军事胜利来教训美国人。

“上报中央军委,建议发起第六次战役,打到‘三八线’南面去,然后再撤回来以‘三八线’为界,让美国人不要再痴心妄想,老老实实谈判。”

彭德怀把第六次战役的设想告诉了几位副司令。

毛泽东思考了两天。他面对南海那一湖碧波轻蔑地冷笑:“美国人大概以为我们不敢再打下去了。这些帝国主义者不知道中国人民已经觉醒了,到现在为止,老百姓捐的钱可以买2000多架飞机、几百辆坦克,老太太都献出了棺材钱,白发翁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金。有人民做我们的后盾,我们难道就不敢打?你美国人要打多久我毛泽东奉陪多久!”

两天后,毛泽东批复:“战争没有真正停止前,准备9月反击是完全必要的。”

8月17日,彭德怀正式下达作战命令,计划出动志愿军13个军和人民军4个军团,以及航空兵22个团,一举攻破“联合国军”防线,然后打到“三八线”以南。大军已箭上弦、刀出鞘,蓄势待发。就在此时,副司令员邓华提出了不同建议。

邓华看着地图想来想去,觉得就地停战中朝方并不吃亏,美军所占东线地区面积稍大却全是山区,人口稀少土地贫瘠。西线中朝方所占面积虽略小却是平原,人口稠密,土地肥沃,离汉城也近,对敌威胁同样很大。

邓华直接跑到前线了解敌情,在望远镜里,这位名将看到,美国人正拼命修筑钢筋水泥工事。

经过缜密思考,他提出停止第六次战役的建议:“当前敌人已有强大纵深的坚固设防,而又是现代的立体防御,是不可小视的。如我以现有力量和装备进行攻击,其结果有三:一为攻破了敌阵,部分歼灭了敌人;二为攻破了敌阵,赶走了敌人;三为未攻破敌阵,而被迫撤出了战斗。不管哪一结果,伤亡和消耗都很大,尤其后者对我是很不利的。相反的,如敌离开他的阵地,大举向我进攻,我以现有力量是可以将其打垮而求得部分歼灭的,代价也不会很大。”

此时军委和总参都有人认为,再以原有战法发动攻势,还是会像五次战役那样打来推去,因此也不赞成彭德怀发动第六次攻势。

邓华的建议引起毛泽东、彭德怀高度重视。邓华说得有理,但是领袖和元帅都在忧虑一个问题:中国军队自创建之日起就处在极劣势的环境中,一向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靠高明的战术机动制敌于死命,从来没打过阵地战。邓华的建议是改打与敌对峙的阵地战,而且这将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长期阵地战,问题是在美军那样强大的火力下,中国军队能否守住阵地?

8月19日,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代总长,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对彭总以联司名义对8月17日的预令进行研究以后,以中央军委名义下达指示,确定9月战役计划,“改为加紧准备而不发动”。军委分析了当时谈判形势和敌我双方情况,指出:“在作战上,我们也应与谈判的要求相配合、相适应。现在我们握有重兵在手,空军、炮兵力量逐步加强,敌人在谈判中对此不能不有顾虑,现在不发动战役能掌握主动。”

8月21日和22日彭总两次致电军委,同意军委对战场情况的分析和提出的方针,决定:“9月战役改为积极备战,防敌进攻,准备适当时机反击。如敌暂不进攻,待10月再决。”

8月21日,毛主席电示彭总,要彭总认真考虑邓华8月18日的建议。毛主席还向彭总提出:“9月份能否进行此种战术反击?”8月23日彭总复电同意毛主席的指示。彭总说:“9月不举行大的战役进攻时,可选择南朝鲜军突出部举行局部进攻。”

战场上的答案让毛泽东、彭德怀喜出望外。李奇微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在中朝联军阵地前碰了个头破血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