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出兵朝鲜真相故事 > 一敌人不甘失败极力准备实施反扑(第1页)

一敌人不甘失败极力准备实施反扑(第1页)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短短的80余天时间里连续进行了三次战役,减员很多,兵员没有得到补充,战线渐次南移,后勤运输线已延长到550至700公里,加之敌机的封锁袭扰,补给更加困难。

这时,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对朝鲜战争发展前景的判断是,“联合国军”在其主力未被击破之前,是不会自动撤出朝鲜的,志愿军必须协同人民军在各方面做充分的准备,再进行几次激烈的大规模作战,朝鲜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因此确定,在完成第三次战役以后,用两个月的时间进行休整,于3月间协同人民军发动春季攻势。

为了准备春季攻势和而后进行更加艰巨的作战,中央军委决定,加速装甲兵的参战准备,加速完成3个高射炮师另22个高射炮营、两个战防炮师、9个火箭炮团、3个榴弹炮团的训练,并决定改换在朝的和即将入朝的部队的轻武器,第一步改换36个师。

为了坚持长期作战,中央军委还决定实行轮番作战的方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志愿军第19兵团辖第63、第64、第65军在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率领下,准备于2月5日出动,志愿军第3兵团辖第12、第15、第60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率领下,准备于3月1日出动。

敌人在我军第三次战役打击下,丢失了汉城,败退至37°线附近地区,失败情绪愈加严重。美国统治集团以共和党参议员塔夫脱为代表,认为这是“美国从未遭受过的最严重的失败”,尖锐地抨击杜鲁门政府奉行了“使美国在世人眼中威信扫地的政策”。英国则为在朝鲜的失败担心其以后的自身利益,公开提出“不应使美国的政策把联邦牵累太深”,主张同中国进行谈判。

此时,美国统治集团又对朝鲜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撤是守,发生了争论。早在第三次战役前,侵朝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即主张:或者扩大战争范围——“袭击满洲机场,封锁中国海岸和利用台湾的中国人”,或者撤离朝鲜——“逐渐缩小我们在朝鲜的阵地,一直到只剩下釜山滩头堡,然后再从那里撤退”。第三次战役后,他仍然坚持上述主张,特别是扩大战争的主张。

美国政府为贯彻其既定政策,在协调其内部矛盾的同时,还从多方面采取了强化战争的步骤。美国在联合国大肆活动,玩弄阴谋,1月13日操纵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通过了所谓“立即安排停火”的“五步方案”(即先停火后谈判的方案)。

在我揭露了美国利用停火争取喘息的阴谋后,美国又挟持联合国大会于2月1日非法通过了颠倒是非的诬蔑中国为侵略者的美国提案,妄图破坏中国声望。在美国国内,则继续加紧扩军备战:1月6日,杜鲁门签署了增拨200亿美元作为国防费用的法案,使其本年度军事预算一下上升到450亿美元(增加了80%);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军事人力法案,将征兵年龄从19岁扩大到18岁,并延长了服役期限;大力增加军工生产,要求每年生产5万架新式飞机和3。5万辆坦克。

在朝鲜战场上,敌退至平泽、忠州、堤川、宁越、三陟一线之后,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为贯彻美国政府确定的方针,在继续加紧部署纵深防线(包括釜山一带防线)以做退守之计的同时,积极地调整部署,进行补充整顿和实施战役侦察,准备执行他一上任就设想的策略:一旦时机成熟便马上恢复攻势。

此时,美国利用其良好的运输条件,迅速从美国本土及驻扎在欧洲、日本的军队中,抽调了大批老兵补充在朝部队,并加强了坦克和野战炮兵,改善了后方供应。同时,还将美第10军调至37°线附近地区,加入了第一线的作战序列。敌人很快就恢复了实力,整顿了态势,且兵力已形成集中。这时,敌军地面部队已达25万余人。

1月15日,敌军为了消耗疲惫我军,查明我军情况,开始采用“磁性战术”,在水原至利川间实施试探性进攻。每日以汽车搭载步兵,配合少量坦克,采取多路小股的方式,在宽大正面进行威力搜索,不断地对我军进行小的攻击。一周之内,敌军曾三次进出乌山里,四次进出金良场里,三次窜占利川。18日后,敌军又以同样的方式向原州、宁越一带做试探性进攻。除此,李奇微还乘飞机至我军阵地上空亲自进行侦察。

通过连续几个战役的较量,敌军对我军作战特点已有一定的了解,已发现我军粮弹补给困难,每次战役攻势只能持续7至10天(称“礼拜攻势”),并认为我军越过“三八线”以后,运输线延长,补给更加困难,“已不能有效地进行作战”。同时,还发现了我军第9兵团没有向前推进,估计我军第一线兵力约为17。4万人,兵力不足,短时间内不可能发动进攻。因此,敌人认为尚可在朝鲜打下去,不致遭受严重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开始积极准备实施反扑,以便夺回汉城,将我军压回“三八线”以北,破坏我军休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