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越三国黄巾起家的 > 第440章 孔融就是反着来(第1页)

第440章 孔融就是反着来(第1页)

刘协一听这话,目光不由在曹操和孔融之间来回游荡,显得格外犹豫不定,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是好。

刘协知道,这魏武是曹操的女婿,动他就是动曹操的利益。如今那二袁相互攻伐,日后定被曹操所灭。等到那时候,曹操势力就会空前强大,到时候谁才能遏制他?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董卓?

而孔融作为朝中老臣,其言行举止皆代表老士族的观念。他们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支持自己的人了,我还需要他们在朝廷上制衡曹操。

但这私自迁民本来就是大罪,若站在孔融一边,虽然能彰显皇权,维护朝廷法纪,但又恐得罪曹操,引发动荡。若支持曹操,无疑会助长其权势,但……很有可能让那些支持自己的老士族心凉……哎……难办啊!

就在刘协思考之时,孔融行礼道:“陛下,臣之所以斗胆上此奏表,实乃出于维护朝廷纲纪,保全国家法度之考虑。

度辽将军魏武,虽为朝廷重臣,功勋卓着,然其行事愈发跋扈,此次未经州刺史许可,擅自迁移百姓,实乃无视朝廷律法,轻视地方官权之举。此风若长,恐将来无人再将朝廷法令放在眼中,国家将陷入混乱,百姓定将苦不堪言。”

曹操听闻此言不由哈哈大笑,然后看向刘协行礼道:“哈哈哈!陛下!孔少府之言,实则片面之词,未能洞察全局。魏武迁民之举,实乃深思熟虑,为国为民之大计也。

河套四郡,乃是大汉北疆之要地,其地肥沃,水草丰茂,然因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致使该地荒废,人烟稀少,边防薄弱,实为心腹大患。

魏武深知边疆稳固乃国家安宁之基石,故毅然决然,将百姓迁往河套,此举乃是保国安民之大义。

河套地区若得以开发,不仅能增加国家赋税,充实国库,更能有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之侵扰,巩固边防,确保京师及中原腹地之安全。百姓迁居于此,既能得以安居乐业,又能保卫边疆,实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陛下,值此多事之秋,国家正值用人之际,魏将军忠心耿耿,才能出众,其功不可没。臣恳请陛下明辨是非,勿让忠臣寒心,勿使国家失去一员栋梁。同时,也请孔少府及诸位大臣,以国家大局为重,勿因私见而误国误民。”

孔融闻言,脸色愈发难看,他大声回应道:“陛下,曹司空此言差矣!臣自入仕以来,始终秉持公心,何曾因私而对魏将军有所偏见?臣所坚持者,乃是朝廷之法度,国家之纲纪!

按照《汉律》,‘擅兴徭役,迁徙百姓,皆论如法’,此乃明文规定,不容置疑。魏武虽功勋卓着,但不能因为其身份特殊便网开一面。

若今日因个人功绩而忽略其违法行为,那么明日又将有何人能约束其他权臣,不使其效仿此等行径?国家之所以能够有序运行,全靠法律之威严,纲纪之严明。一旦此等原则被打破,朝廷将威信扫地,百姓将无所适从,国家必将陷入混乱。

臣斗胆直言,此乃臣作为朝廷命官,对陛下、对大汉应尽之责,绝非因私废公之举!”

曹操神情严肃道:“陛下,魏武将军迁民之举,实非擅自行动,而是经过臣之同意。臣在决定支持之前,亦曾反复思量,权衡利弊,并上报尚书台,求得正式批复。

若孔少府坚持认为魏武将军此举违法,那么臣愿承担一切责任。若陛下真要惩罚魏武,请陛下罢免臣之司空之职,以正视听。”

话音刚落,荀彧行礼道:“陛下,臣身为尚书令确实收到曹司空递交的奏表,并且认为可行。如果陛下执意惩罚魏将军,请陛下罢免臣的官职!”

紧接着,朝堂之上所有支持曹操的官员,纷纷站了出来,请求辞去职务。

刘协见曹操如此动怒,百官又如此一致地表达支持,他深知这背后定有深意,绝非简单的法纪之争。

于是,他轻咳一声,缓缓开口道:“二位,切勿动怒。朕深知,尔等都是我大汉的忠臣,一举一行皆为百姓,大家同朝为官,应以和为贵,何必如此?或许孔少府不知尚书令已经正式批复。看来这不过是一时的误会,切勿伤了和气。

既然魏武已经跟曹司空说明迁民之事,那么便不再追究。同时,朕也希望孔少府与曹司空等人,能够加强沟通,相互理解,共同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至于今日之事,朕希望就此作罢。”

众人闻言齐齐行礼道:“陛下英明!”

这时曹操行礼道:“陛下!臣有本奏!”

刘协连忙说道:“司空请讲!”

曹操义正言辞道:“陛下,臣以为,当前朝廷与地方,尚有诸多官职空缺,此乃朝廷政务之大忌。为充实官员,臣认为,应允许公卿、六百石以上官吏及将校之子弟,皆可诣博士处受业学习。能通一经以上,由太常分等授官。

此举既能解决官员空缺之问题,又能促进学识与仕途的结合,激励更多士人勤学不辍,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荀彧行礼道:“陛下,曹司空已经奏明尚书台,尚书台一致认为可以在朝堂之上讨论此事!”

刘协点头道:“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朝堂之上,百官们听后,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孔融闻言,眉头紧锁,看向刘协行礼道:“陛下,曹司空所言在下实难苟同。自古以来,天下万物,各有其位,贩夫走卒、农夫工匠,皆有其命,安位守己,方能令社会有序,国富民安。若使百业之人皆欲为官,岂不是乱了纲常,坏了秩序?

《春秋》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指人应各守其位,方能行正道。孔子亦曾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强调各司其职的重要性。

试想,若让未曾受过圣人教化,不懂为官之道之人骤然得势,其后果不堪设想。彼等未经学问熏陶,心胸狭隘,易生奸邪之念,一旦手握权势,必然为所欲为,道德沦丧,于国于民,皆为大害。

再者,为官之道,非一朝一夕可成,需经年累月,耳濡目染,方能领悟其中真谛。官员子女,自幼受家庭熏陶,耳听目染,自然更易理解何为仁政,何为爱民。

若骤然开启此门,让未经选拔之人涌入官场,恐将朝堂变为市井,国家大事,岂可儿戏?因此,臣恳请陛下三思,莫让此等短视之举,坏了大汉千年基业,伤了百姓之心。”

喜欢穿越三国:从黄巾贼到征北将军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穿越三国:从黄巾贼到征北将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