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皇陵里埋的是朱元璋父母和兄嫂,而明祖陵里埋的则是他爷爷的衣冠,以及爷爷的爹爹和爷爷的爷爷。
这就是常宇忍不住发笑的地方。
人呀,一旦发达了都要认祖归宗,而且要想尽办法认名人之后,寻常百姓如此,豪门权贵更是如此,不说常宇为了贴金都想法往常遇春身上靠,更何况皇家了。
而且在古时什么出身很重要,即便只是个名头有时候都能发挥无穷作用,比如刘备明明是个屌丝,可天天挂嘴边俺中山靖王之后,因而弄了个刘皇叔的名头,也靠这个组了个团队干大事去了。
像这种认真祖宗的也还好,有的就让人很无语了,比如南朝南朝宋武帝刘裕也认了汉朝楚元王刘交为祖宗,不过,奇怪得很,刘裕并非以“汉”为国号,而定国号为“宋”,是为南朝宋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的萧姓和刘邦扯不上关系,就认了刘邦的重臣萧何为祖宗,自称是汉相国萧何二十四世孙。
五代后梁朱温也按这思路自称是“舜司徒虎之后”。
袁世凯在阴谋称帝前,也拉了晚明名臣袁崇焕为祖宗,让一个名叫张伯桢的人捣鼓出了一份项城袁氏为明末辽东督师袁崇焕后裔的材料,给袁崇焕上了一个“始祖原皇帝”的尊号。
隋文帝杨坚称自己的祖宗是汉太尉杨震、唐高祖李渊称自己的祖宗为老子李耳、努尔哈赤拜称自己的祖宗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最夸张的是北周宇文氏认神农氏为祖宗!
而在这方面,老朱可就相当的光明磊落,当时称帝后大臣建议他找个祖宗,推荐人选是朱熹,而且考证句容那一脉的朱姓和朱熹有血缘关系,从而又考证出老朱家祖籍是句容……
但当时老朱坦荡:“朕本淮右布衣,江左布衣”。
不屑为之。
但毕竟是个皇帝嘛,大臣们还得给他祖上润润色。
在他爹这一辈上倒也都说的过去,在他爷爷及祖上就全靠扯淡了。
比如明祖陵说的是葬的老朱的爷爷,曾祖父,高祖父,笑点就出在这,有两个好玩的地方,其一,老朱爷爷及祖宗的名字。
老朱十来岁就死爹死娘了,爷爷死的更早,所以他记得爷爷名字的几率小之又少,不信你问问那些没见过爷爷的或者爷爷过世很早的人,他不一定记得爷爷叫什么,即便告诉过他也不一定记得住,更不可能知道祖上三代人的姓名。
别说族谱,过去穷人家哪来的族谱,何况穷到朱元璋这份上的,即便有,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今天一个村不见了,明天一个城杀光了,也早就遗失或损毁了,而且若真有族谱或者找到了相关认识的人,不至于只知道名字不知道生卒年月,至少大概什么时候死的能知晓啊!然而史料并无记载他爷爷的生卒年日,更别说曾祖高祖了,在退一万步,他爹告诉他爷爷名字了,大概哪年死的不记得了么?
可给皇帝修族谱找祖宗不能一问三不知啊!
那可怎么办?
有办法,然后朱元璋的爷爷就叫朱初一,曾祖父叫朱四九,再往上叫朱百六,再再往上叫朱仲八……
发现了吧,都是数字。
第二个就是他爷爷的衣冠冢,根据老朱后来修的族谱,他祖上最早在句容到他爷爷迁至泗州所以祖陵就修在小龙虾这了,后来他爹朱世珍又迁之濠州皇陵就修在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