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汉起,长城都是用来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一道重要屏障,历朝历代多次休整扩建,视为国防第一位。
崇祯朝内忧外患动乱不堪,长城更是多次爆发大战,年久失修加上战火损毁已经是疮痍满目,特别是鞑子每次入关时都会给开个口子,朝廷多年来也只是缝缝补补,无力大修大整。
如今朝廷刚从风雨飘摇中缓口气,便有人提出大修各损毁关口,朝廷有不少人赞同,甚至可以说都赞同,只是,朝廷没钱。
于是争论不休,觉得砸锅卖铁也得院墙补上,否则心难安,且贼人随时都能趁虚而入,另一波人则认为,可缓施,毕竟各种天灾人祸未除了,朝廷还需大把银子赈灾。
内阁之中也有不同意见,连皇帝也犹豫不决。
范景文是工部尚书,这事朝廷若落了定,也是要由工部督办,他本人也是赞同票,但有碍别的反对,为此已争论许久,突见常宇便没来由的想问上一句,主要是因他与常宇私交还行,在内阁里和常宇关系最好的是史可法,倪元路,然后就是他了。
没错,史可法此时不止是兵部尚书还是建极殿大学士即内阁大老之一,在历史上他这个大学士是南明朝廷升的,此时不过提前了些在任兵部尚书时直接补缺。
为什么说是补缺呢?因为原本魏德藻啊,陈演等人也是大学士,只是下台之后不知怎么回事就“稀里湖涂”的死了呢……
既然下台了嘛,就得有人补缺。
范景文和史可法都是支持大修长城关口的,砸锅卖铁也不能让院墙漏风,而且他俩都觉得常宇一定会支持的,毕竟他也算是军方的人,一直以保家护国为己任,还亲自巡视过九边,而且上次鞑子从古北口入关后,原蓟辽总督王永吉请辞自筹修复被毁关口以此将功赎罪,据说就是他出的主意呢。
或许觉得以大太监如今的地位和权势,他的意见可以左右方向吧,于是便有范景文这看似随意一问。
常宇被问的有些措手不及,但既然问了那就说两句吧,轻咳一声:“有钱就修,没钱就不修呗”。
额,这话……
诸人都怔住了,这不废话么,若是手头有钱的话还会产生分歧么。
但常宇不傻啊,这种事能是自个搀和的么,他说不修,便会有人怼他国防之重岂可儿戏,他说修吧,有人会说,那你来搞银子呀。
明明是你们内阁的事,为啥非要推我身上呢。
他不想搀和,可崇祯帝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很显然他对常宇这个和稀泥想置身于外的心思不满意。
常宇没办法,接着又道:“钱要花在刀刃上,当以民生为主,如今国库并不丰盈,大修关口动则百万起,劳民伤财又无济于事……”
话没说完便被范景文抢断:“边关之重,国防根本,常公公怎生说修则无济于事”。
常宇苦笑道:“千百年来,修修补补不计其数,然则可曾真的挡得住北人铁骑,咱不说前朝,边说本朝,鞑子来来回回都多少次了,长城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话一落音,立炸锅了!
不管原先同意还是反对大修的,火力都对准了常宇,这已经不是修不修的问题了,而是扯到长城有没有必要的论题上了。
那当真是吐沫横飞,群情愤然啊。
可常宇的心理素质岂是一般人可比,稳坐钓鱼台面不改色心不跳,任由他们乱翻轰炸,甚至觉得有些无聊,偷偷的打开手里那个纸条,上边一行娟秀小子:“昨日读了一首词,甚好,抄来给你看看。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原来是南唐李煜的一首《长相思,一重山》。
常宇笑了。
任谁都想不到,皇帝眼皮底下,一众阁臣的炮火中,大太监竟然在看当朝坤兴公主给他的情书。
“常公公,你在笑什么”吴生暗含怒气的一句话将常宇拉回现实,偷偷将纸条塞进袖子里,正了正神色:“咱家笑诸位大人可笑”。
堂上突然鸦雀无声。
常宇起身叹口气:“本朝祖规,太监不得干政,这长城修或不修都是诸位大人的事和咱家有甚关系,范大人问了一句,咱家也就回了一句,您若不问,咱家连个屁都不放,既然放了诸位大人当个乐呵听了便是,怎生还发起怒了编排咱家的不是呢”。
静,寂静。
常宇环顾诸人冷冷一笑又道:“人不行,墙修的再高都没用,所以把国库里那点银子用在民生上吧,至于修城墙,嘿,以咱家看,还不如先将皇城修葺一下,都已经破败成什么样子,比之一些大人的府邸都显得寒酸多了吧,如此皇家脸面何在!”
这话又炸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