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百度百科 >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差别(第2页)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差别(第2页)

而袁熙有这种想法,还倚仗于他来自于后世的知识。

秦汉开始,直到隋唐,一直会有一个怪圈,就是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城市,往往几十万人就是极限了。

而唐朝最为强盛的时候,据估算人口在五十万到一百多万人之间,但这么多人,便随之产生了几个严重的问题。

一是燃料短缺,彼时随着人口增多,所需的生活燃料也是相当巨大,而城外的树木渐渐砍伐干净,人们被迫要到很远的地方寻找柴火,卖炭翁的诗便反映了这一点。

二是巨量的人口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彼时这些垃圾被就地掩埋入地下,渐渐渗透到了地下水系,日积月累之下,到了唐朝中后期,长安的井水大部分已经不适合饮用了。

加上兵灾战乱,长安便渐渐衰落下去,随着人口的降低,大自然重新自我净化,吐故纳新,在数百上千年的时间里面才渐渐恢复过来。

而到了宋朝,大城市人口上限的才到达一百五十万,这还是宋朝煤矿大量开采使用的情况下,但能到达这个数目的城池,全国也是寥寥无几。

这是农业社会的上限,在全面迈入工业化之前,是人力无法触及的天花板,虽然工业革命需要数百上千年的科学知识积累,但袁熙还是有可以做到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人,并不清楚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但袁熙知道,所以他将有选择的将晋国治下的几个重要城市作为发展重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将内外两条线沿途的城镇用贸易水运带动起来,是他在这个时代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人口聚集也有人口聚集的好处,无论是义学还是工铺都能吸纳大量人才,只有人才多了,才能掉过头来促进技术进步。

如今各地的工匠因为得到了远比以前优厚的待遇,所以如今晋国内部包括冶炼制造在内的技术进步才日新月异,有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而据从曹魏那边过来的人说,两边如今的气象,已经让人感觉是同一个天空下国家之间的差别了。

袁熙拿着一卷检事府从荆州送来的见闻说道:“两位都是我大晋股肱,所以我想要说的,是我晋国强盛的关键,其种种施政行为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其重要的后盾,则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蒸汽船,气球,火箭,水雷,这其实都是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初步应用,其最大的潜力,还是要在生产生活中发挥出来。”

“而科学技术的改善和进步,还有一个重要的后盾,便是燃料的改进。”

“木柴作为燃料,必定输给煤炭,煤炭某些方面劣于石油,但对于两者的深度开发,却是上百年内都难有突破的。”

“即使如此,前置的工作我们也要做一些,为后人铺好路,何况煤炭只在燃烧效率这一点,就已经足够吊打木柴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提倡大力发展采矿业的原因,只有利用好了这些上天的恩赐,我们才能尽快迈入更好的时代。”

正在袁熙在南昌讲述着他的想法的时候,同一时间的许都,荀攸在一边咳嗽,一边整理着这几年魏国从晋国得到的资料。

这些资料,大部分都是校事府探子搜集过来的,其中很多都是对于晋国现状的描述,蒸汽机煤矿等物都赫然在内。

荀攸越看越是惊心,所以自迁到长安后的半年来,他便全力分析晋国压过魏国的根本原因,以图找到一条破局之路。

突然他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以至于他用袖口放在嘴边按压,过了好一会他才放下手,袖子上已经多了几点暗红。

荀攸虽然早就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但还是心底产生了一丝不甘,先前在许都时他就染病良久,后来爆发疫病,虽然他勉强撑了过去,但两次大病彻底摧垮了他的身体,如今已经是时日无多了。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自己那写满了五六卷竹简的表章,已经送到曹丕案上了。

里面分析了晋国强盛的原因,若是魏国仿效的话,虽然不太可能胜过晋国,但若是以荆益为后盾,仿效晋国发展技术,将来鲜卑入关,魏国未必没有机会。

他刚要举笔,想要再写一份奏表,强调之前奏表的重要性,却是眼前渐渐变黑,生机在体内逐渐流逝。

皇宫之内,曹丕看着荀攸的长长的表奏,眉头微皱,这荀攸也太危言耸听了,晋国只不过是穷兵黩武,魏国也只有全力征兵相抗,才能力保不灭,要按荀攸建议,将来数年乃至十数年间,大量军费都用来收买那些卑贱的工匠,若晋国打过来,魏国还怎么挡

有侍卫匆匆进来,说道:“陛下,荀令史去世了!”

曹丕听了,叹息起身道:“备车,我去吊唁。”

他随手将荀攸的表章丢在屋角,走了出去,再也没有回头看一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