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各位已经看过的书友,非常抱歉,之前322章漏发了,所以我只能一章一章倒腾过来,还好只有五章,要是像一开始那40多章的,就没办法挪了,抱歉抱歉啊~
以下是正文。
…………
应该说,在快速占领市场这一局,戴维和他的ofo确实是赢了,而且是赢的非常干脆利落。
随着小黄车的设计方案的最终定稿,ofo公司并没有只等着沪上永久一家排单生产。
华夏国内头部的几家老牌的自行车制造厂家,原本这些年由于电动自行车的使用人数越来越多,这些传统的老牌自行车制造厂,普通市场被电动自行车挤占,而专业的例如赛车和观光车之类的,由于自身体制的原因,产品线的更改需要很多的手续,请示很多的领导,所以专业的自行车这几家老牌的自行车制造厂家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可以和国外的专业品牌进行竞争的。
就算是我们的价格会很便宜,但是这种专业的车子,高端的涉及到比赛的,自然是全部都被欧洲一些小厂给包圆了。
普通的自行车,却受着电动自行车和国内其它小厂的双重挤压,销售数量呈现出断崖式下跌的情形。
他们也曾经想干脆也生产电动自行车好了,可是一来产品线更改需要层层上报,二来在技术科进行模拟验证后发现,他们设计的电动自行车,成本价居然都要比众多的电动自行车的售价都要高。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了,但是具体是哪里有问题,却是谁都不想深究。
好在突然兴起的共享单车又一次将他们从亏损的泥潭中拉了出来。
虽然ofo方面抠门的不像啥了,但是架不住人家总量多啊。
百万辆订单起步,时不时的还会来个千万大单,这一下子就让几家老牌自行车狠狠地回了一波血。
在产品方面,以ofo和摩拜为代表的两类企业表现的非常明显。
ofo是B2C模式下的一种平台型产品,也就是说企业对于自己的产品并不自己进行研发和生产,而是将自己的要求向各家大型自行车公司进行描述,然后由对方进行研发和生产。
而摩拜走的则是B2C模式下的一种产品型产品,也就是说由企业自己进行研发。
这两种模式,并没有说一定是哪种就是对的哪种就是错的,全看公司所有人自己的发展意愿是有多强烈。
摩拜依然在缓慢却又坚决的在进行产品宣传。
但是狂飙突进的ofo小黄车,继成功的将小黄车的生产成本打进了300元以内之后,又在戴维的要求下,开始进一步加快小黄车的开城和加密。
6月中旬,在ofo半年度总结会上,戴维兴奋的宣布,ofo小黄车,已经正式成为华夏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这天晚上,平日里在公开场合基本不怎么喝酒的戴维彻底喝蒙了,先是拉着跟他说过话的员工,哭着喊着的要满足人家的愿望。
别说,戴维虽然醉的连直线都走不出来了,但是记性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被他拉着的男员工之前曾经说过,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要一辆牧马人,改装后去XZ自驾游。
戴维第一个拉住的员工就是这位老哥。
“我记得你的梦想,那么,我今天告诉你,你的这个愿望实现了!”
这位戴维上几次失败的创业的时候就已经跟着他了的老员工,脸上闪现的惊喜、意外、稍稍带着点羞涩的表情,应该可以列入京城电影学院的表演课教材中!
“真的吗?真的吗?梅姐,老板现在这个状态,说出来的话我能不能当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