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隋唐演义后传第三部 > 第七十四章 萧衍之死(第2页)

第七十四章 萧衍之死(第2页)

“如此甚好······”袁君正没有打仗经验,既然戴僧逖有办法,那就听他的呗。

“不可!贼兵刚拿下台城,气势正盛,锐不可当。现在抗拒他们,恐怕不得民心呀,到时候,城中民众都参与革命,郡守,我等恐怕性命不保。”袁君正的话被陆映公强行打断了。陆映公是吴郡的土豪,贼有钱,这种人就是被革命的对象。为了防止钱财被劫掠,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向革命军示好。

“有道理,就这么办。”袁君正下令,准备好米、牛、酒,他要亲自去郊外迎接于子悦。

“哎······”戴僧逖摇着头退出去了,回到了新城县,部署城防工作,积极抵抗革命军。

看到于子悦后,袁君正准备来拍马屁,没想到直接被扣押了。陆映公因为第一时间表示亲善友好,用一部分钱财买来了安稳,于子悦也就没难为他,让士兵们去革城中其他有钱人的命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袁君正作为吴郡负责人,不管他究竟态度如何,必须被整治,否则革命的矛头指向谁?

等袁君正明白过来,为时已晚,治下百姓被洗劫,自己也失去自由,陆映公这种地头蛇却逍遥自在,想到这些,袁君正一口气没缓过来,也就病死了。

建康城内那些富家子弟也没逃过一劫,特别是王谢家族,更是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是呀,当初老子向萧老头求取王谢的女儿,萧老头说老子不配,行嘛,现在老子倒要看看,是我不配还是你们不配!陈郡谢氏基本上被杀光,琅琊王氏也被屠灭,除了王克等少数人,至于他们的女儿们,都被侯景分给了将士。

消息传到江陵,颜之推感慨道:“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说罢,他和庾信接着喝酒吟诗。反正死的是王谢家族,又不是我颜氏家族。

3萧衍功过

作为第一革命对象,萧衍是对侯景最不满的那个人。虽然实权在侯景手里,但名义上萧衍还是帝国的皇帝,侯景进行人事任免,还是要去请示萧衍。这不,侯景让王伟去请示萧衍,希望宋子仙担任司空。萧衍只是冰冷地回复道:“三公之位,地位尊贵,怎么能给宋子仙这样的一介武夫?”

“侯王想举荐二人为殿帅······”

“不行。”萧衍都没听王伟说完,直接就拒绝了。

自己的要求被拒绝了,侯景气急败坏,但又害怕见萧衍,只得去找萧纲。萧纲只喜欢舞文弄墨,看到侯景带着甲士前来,什么要求都答应了,亲自去找萧衍说情。

“父皇,你就答应侯景吧,儿臣怕他哪天杀红了眼,冒犯天威呀。”萧纲又哭了。

萧衍大骂:“谁让你来的?如果天佑大梁,那么社稷可能恢复;如果天要亡我萧氏,哭又有什么用?侯景的要求,朕绝不答应!”

此后,侯景对皇宫的看管更加严格了,加大了每天的巡逻力度,宫中时常有士兵带刀出入。

“来呀,这外面是怎么回事?”萧衍很好奇。

“回禀陛下,这些是侯丞相的卫兵。”直阁将军周石珍骄傲地说。周石珍出身低微,但能言善辩,深得皇帝喜欢,是和朱异一样善于察言观色的人物。不过,朱异到死也没有倒向侯景,一直是萧衍的铁粉,而周石珍就不同了,他没有朱异的气节。

“什么丞相?狗屁丞相,那是侯景!丞相是他自封的,朕认可了么?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你给朕滚出去。”萧衍指着周石珍的鼻子破口大骂。周石珍只是笑着回答了一声“是”,就屁颠屁颠走了出去,径直去找侯景报告了。

“哟,这老东西,脾气还这么大呢?行嘛,看样子是平时吃撑了。传令下去,今后,给皇帝的膳食减半。他不是一心向佛么,肯定吃不了多少东西。”侯景吩咐道。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萧衍已是行将就木之人,饭菜减半后,立刻就倒下起不了床。5月2日,独自躺在净居殿的萧衍,觉得口中干涩,想喝一口蜂蜜,对门外喊了一嗓子,听到的却只有回声以及自己的呼吸声。此时的萧衍,心力衰竭,发出“嗬!嗬!”两声后,便永远闭上了眼睛。萧衍享年86岁,谥号梁武帝。

侯景秘不发丧,将萧衍的遗体收殓后移到了昭阳殿,派人叫来太子萧纲,让他象平常一样入朝,以最大化萧衍的剩余价值。萧纲看到萧衍的尸体,泣不成声,捶胸顿足,他也不敢发出声音,因为王伟、周石珍二人全天候在一旁监视着他,不能让他把萧衍死的消息泄露出去,故而,文武百官都不知道皇帝死了。

孔子说过,老而不死是为贼。萧衍如果在546年年底就死了,那么他的佞佛也好,纵容宗室也罢,甚至鼓励官员贪污腐败,都是屁大点事,史书对他的记载就是英明神武伟大到一塌糊涂,你想想,一个皇帝可以带领国家享受40多年的太平岁月,仅仅这一项功绩,就超过了95的帝王。

萧衍执政时间太长,他对帝国的掌控也是稳固如山,自我要求很高,在私德方面堪称完美,他也是想做百官和宗室的表率,相信自己会感召大家向善,很多军国要事也没按照制度行事,基本靠自己的觉悟和修养。可惜,萧衍忘了,觉悟不如制度,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圣人,人性的弱点是一直存在的。

活太久了,人难免糊涂,人会形成路径依赖,一旦遇到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那之前成功所依靠的东西,就会成为反噬的力量。如果没有侯景的掺和,南梁虽然危如累卵,依然可以大而不倒,公卿贵族还可以继续潇洒一二十年也说不准。

可历史是充满偶然性的,侯景能够只靠800残兵席卷一国首都,并非军事天才导致,而是政治意义上的胜利,也就是拉拢朋友、分化敌人那一套。南梁皇帝和宗室、中央和地方、贵族和平民三大矛盾,给了侯景可乘之机,或许这就是萧衍的宿命,活太久只能白发人送黑发人,活太久总会犯错误甚至是致命的错误。

细数下来,萧衍也并没有那么混账。

纵容宗室,是对宋、齐宗室残杀的一次矫枉过正,萧衍的初衷是想解决权力斗争问题;崇尚佛教,是对大江南北信仰佛教既成事实的一次肯定,舍身寺庙还可以趁机收割官僚贵族聚敛的钱财;成为侯景的俘虏后,始终保持基本的气节,不屈服,这算是一个真男人了,比那些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怂货强多了;至于阶层固化、贪污腐败等,古今中外都没有解决,萧衍无可挑剔。

萧衍最受人诟病的是接纳侯景这件事,步步退让,不把侯景放在心里。这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我若是一个拥有几十万、上百万员工的公司,我也不会相信,一个带着八百人来投靠我的小人物,会吞并我的公司,我也不会把这个小人物放在眼里。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换成别人,不一定能比萧衍做得更好。

南边的侯景吃香喝辣,北方的东西魏却围绕颍川长社城打得你死我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