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隋唐演义后传 > 第六十七章 绝处逢生(第1页)

第六十七章 绝处逢生(第1页)

走投无路的候景,遇到了一个贵人,他叫刘神茂。

1抢占寿阳

刘神茂是南豫州马头的戍主,也就是马头这个地方的军事长官。

南豫州刺史本来是萧渊明,他北伐失败后,萧衍任命萧范为新任刺史,可这会儿萧范还在路上,南豫州的事务暂且由监州韦黯管理,而刘神茂和韦黯的关系很糟糕。韦黯是韦睿的儿子,超级贵族,向来看不起刘神茂。

既然你不让老子好过,老子也要让你吃苍蝇。听说侯景带着八百残兵南下淮河,刘神茂觉得,这是个机会。

刘神茂笑道:“王爷,现在寿阳无主,这是上天送给你的礼物,何不取之?”南豫州的州城就是寿阳,因为侯景被萧衍封河南王,刘神茂这种称呼也不奇怪。

“寿阳不远,但城高池深,韦黯会接纳我么?”

“放心,韦黯不过是一个监州。王爷你前往投奔,他一定会在郊外迎接,到时候咱把他抓了,占据寿阳成为既成事实。然后禀告圣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圣上听说王爷活着南归了,一定很高兴,也不会责怪你的。”

侯景听得两眼放光,拉着刘神茂的手说:“你真是上天派来帮助我的。”随后,让刘神茂率领一百人为开路先锋,朝寿阳城奔赴而去。

正月二十日夜,侯景一行来到城下。刘神茂高呼:“河南王战败来这里,请速速开门。”“没有圣旨,谁来了也不开门。”一听是刘神茂的声音,韦黯想都没想就顶了回去。

侯景叹气道:“哎,这可咋办呀?”刘神茂并不慌张,他劝慰道:“韦黯性格懦弱没主见,不过是纸老虎,王爷你派个伶牙俐齿地人去劝说下,就行了。”侯景手下倒是各种人才都有,把这活交给了徐思玉。

徐思玉本来就是寿阳人,因为战乱才逃到北方,侯景战败南逃,徐思玉就跟着他一起南下。既然是老乡要求说几句话,韦黯就让徐思玉进城了。

“河南王受朝廷重用,你也是知道的;如今战事失利投靠你,你怎么不开门呢?”

“我接受的命令就是守城,至于他战败来投,这在我预料之外。”韦黯倒是有几分认死理。

认死理分为两种,一种是怕担责任、盲目服从上级命令;另一种是从大局出发,坚持原则。徐思玉听出来了,韦黯是前者。

“是这个道理,但河南王毕竟是朝廷命官,如果被魏兵杀了,皇帝追责起来,你怎么交待呢?人死在你的城下,恐怕你也脱不了干系吧。”徐思玉一副担忧的样子。

就这样,韦黯点头答应了。徐思玉笑嘻嘻地出了城,侯景得知后,如获至宝:“哎呀,是你让我活命呀。”侯景带着部队进驻寿阳,并且分兵把守城门。

侯景在城下吹了好久的冷风,想想觉得不痛快,痛骂韦黯:“为啥不痛快地欢迎我?来呀,给我拉下去砍了。”韦黯吓得直哆嗦,哪儿见过这种架势,我把你放进来,你却要杀我。

当然,侯景也不是不讲道理,只不过想出出气而已,看到韦黯那怂样,就下令赦免了他,并设宴款待他。

寿阳重镇,就这么进入了侯景的腰包,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不得不说,侯景真的是运气超好,他正好赶上了南梁国内的危机才钻了空子。南梁的刘神茂不止一个,刘神茂的行为,反应了平民和贵族间的矛盾,淮南一带到处都是刘神茂这样的人,后文再说。

2顺水人情

侯景惨败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健康城。大家都议论纷纷,说侯景死在乱军之中了。萧衍在干嘛呢?萧衍正和太子萧纲在研究老庄呢。

听到大家的议论后,萧纲发言道:“我得到小道消息,说侯景并没有死,正在南归的路上。”官员何敬容答道:“侯景死了,才是朝廷的福气呀。”

萧纲不以为然:“为啥呢?”

“侯景反复无常,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家伙。死了对国家好。”何敬容的话,得到了周弘正、谢举、徐摛、庾肩吾等人的赞同。

萧衍、萧纲觉得大家言过其实,一个小小的侯景能掀起什么大浪?也就没放在心上,继续研究学术问题。何敬容对谢举叹气道:“西晋崇尚玄学清谈,最终亡于胡人;现在大梁也搞这一套,恐怕我们也要沦为胡人的奴仆了。”

侯景是羯族,也是胡人。何敬容话音刚落,侯景的使者于子悦就来了。于子悦向萧衍报告了侯景战败并且占据寿阳的事实,还请求皇帝削去侯景的爵位,以表示惩罚。

听说侯景还活着,萧衍很是开心。自己的十万大军都败了,萧渊明也被抓了去,侯景却能安然无恙,也算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至少证明自己没有看错人。是呀,萧衍太需要一个好消息,来证明自己的英明神武了,不然,这脸上无光呀。

朱异是最懂领导心思的,还向萧衍磕头作揖表示祝贺。萧衍一开心,就免去了侯景的罪责,还顺手封侯景为南豫州牧,承认了他对寿阳的军事占领。至于路上的萧范,萧衍下令让他去合肥当合州刺史。

光禄大夫萧介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苦口婆心地劝道:“我听说侯景涡阳惨败后,单枪匹马南归,陛下不引以为戒,反而重蹈覆辙。秉性凶残的人是改不了的,吕布杀丁原投靠董卓,最终诛杀董卓;刘牢之反王恭归降东晋,最终又反叛。

“为啥呢?狼子野心改不了的。侯景在高欢尸骨未寒的时候就造反,先投降宇文泰,又投降我大梁。陛下之前收留他,是想趁机北伐中原,可以理解;现在他已经战败了,不过一介匹夫,却还收留他,不值得呀。

“侯景抛弃故土像扔掉破鞋,背弃乡里像丢下草芥,他怎么会感恩戴德,做我大梁的忠臣?事情显而易见了,没什么好疑惑的。臣虽然老了,不该干预国事,但我是赤心报国呀。”

萧介也是萧衍同宗,比萧衍小一点,但也有七十二岁了,在南梁也算德高望重。萧衍觉得他是一片忠心,听是听了,只不过不采纳他的意见。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萧衍一定要接纳侯景?如萧介、何敬容、周弘正、杜弼等所言,这侯景摆明了就是乱臣贼子呀,就是反复无常呀那是因为侯景后面迫于形势,造反给南梁带来了灾难,所以,史官要不遗余力地证明大家的聪明、萧衍的糊涂。

假如萧衍成功平定了侯景的叛乱,史官又是另一副嘴脸,说萧衍如何英明伟大,根本不会记录萧介等人的谈话。正如萧介所说,侯景就是一介匹夫,能掀起什么风浪?作为当事人,萧衍为何不能容纳一个落魄的可怜虫?一个胸怀天下的皇帝,自己的侄子、儿子们作妖都可以宽容,为何不能宽容侯景?

而且,寿阳这种地方就是四战之地,南北争夺的关键,历史上在这里发生的大战不知道有多少,侯景有本事拿去,能否守住又是另一回事。萧衍为何要担心?

在萧衍眼里,侯景就是个屁,难道皇帝连屁大点事都不能容忍?萧衍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去担心、防备侯景。就比如说,你家里来了一个流浪汉,要一碗水喝,你也知道他去别人家要过水喝,你就说他反复无常、贼眉鼠眼?这说的是人话么?你给他一碗水喝就完事了呀。你还有透视眼,知道他会去你家中偷东西,并且把你的家给砸烂?

事后诸葛亮没有任何意义,萧衍的选择是正确的。

3出卖侯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