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听说高丽国大臣莫支离杀死了国王,就打算亲自率兵前往讨伐。为了慎重起见,太宗就征求亲近他的臣子的意见。李勣十分赞成太宗的打算,而褚遂良却不同意。褚遂良认为没有御驾亲征的必要,于是上书唐太宗。上书中有这样几句:“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云,唾手可取”(意思是:只要派一两个能干的将领,带领十万精兵,旌旗导前,兵车随后,前往讨伐,那是极易得胜的。)
李世民听从褚遂良的意见,乃派少量兵力前往征讨莫支离。莫支离见势不妙,就派人带着黄金前来进贡。褚遂良知道后马上又去告诉李世民:“征讨杀君之罪犯是不能受贿的,只要他不闹独立愿意称臣就行了。”李世民于是下诏书,让莫支离称臣,并令将黄金全部退回。此后莫支离只得规规矩矩,不敢再闹独立了。
后来人们引“唾手可得”来表示做什么事情就象往手上吐口水那么容易,用来形容极易得到某种物品。
外强中干
干:枯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面好像很强大,内部却很空虚。用来揭露敌人貌似强大,实则虚弱的本质。
庆郑,晋惠公手下的一
位谋士。春秋时代,秦国攻打晋国,一连三仗获胜,秦国的军队乘胜进入了晋国的阵地,晋国形势危急。
晋惠公决心亲自出征,抵抗秦军,于是便叫人给他的战车上套上郑国出产的名马,此种马高大强壮,他以为用此马出征,有利于战事。在一旁的庆郑知道了,劝阻他说:“古代有祭祀活动或打这样的大仗,一定要用本国产的马,因为本国的马在本国的国土长大,服本国的水土,懂得本国人的心,因而它听从本国人的使唤,而且它熟悉本国的道路,所以用它套车,不会不顺从你的意志。”
晋惠公听了,并不以为然。只听庆郑继续说道:“现在你改用郑国的马,你不熟悉它的性情,这太危险了,此马又高又大,又很强壮,但一旦受惊,就会变得难以驾驭。此马惊恐紧张,血管膨胀,呼吸急促。外貌虽很强壮,他内部已气虚力竭了;若发生这样的事,后果不堪设想,那时,要进进不得,要退退不得,后悔也晚了。”
可是,晋惠公还是没有接受庆郑的劝告,一意孤行。套上郑国的马出征了。
不久,秦晋两国的军队在韩地交战,战斗十分激烈。正在此时,晋惠公的战车所套的马,陷入了泥泞之中,战马受惊,狂嘶乱叫,拚命挣扎。越陷越深,进退不得。晋军因此大败,晋惠公也成了秦国的俘虏。
完璧归赵
完:完整。璧:玉器。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给原主。
秦昭王听说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宝玉——和氏璧,便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意以十五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将璧送去,但又怕秦王借口派兵来犯。就是连可以派到秦国去答复的人,一时也物色不到。
就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赵王召见了他。听他分析了这件事的性质,并认为还是答应秦国的要求为好。赵王很满意他的分析,问他谁可以出使秦国。蔺相如回答说:“想必大王还未找到可以出使的人。我愿意捧着璧出使秦国,并向大王保证:秦国将城池给赵国,我就把璧留给秦王;如若秦国不将城池给赵国,我就一定将完整的璧送归赵国。”
于是,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他向秦王献上和氏璧后,秦王满心欢喜,只顾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玉璧而无意交城。蔺相如借口璧上有小白斑点要指给秦王看,取回和氏璧,随即愤怒地指责秦王不提交城之事,显然不是诚心交换。如强行逼迫他,他将让玉璧与自己脑袋一起在柱上撞个粉碎。
秦王怕他真的这样做,马上表示道歉,并当场叫人拿出地图,划出十五座城池。但蔺相如料到他这是做做样子,不会真的交城,因此表示秦王必须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最隆重的仪式,方能献璧。秦王被迫同意。
蔺相如估计到,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五天再受璧,但肯定不肯给赵十五座城。因此让一个随从人员换上普通百姓穿的粗布衣服,藏着和氏璧,从小路逃回赵国,从而实现了自己完璧归赵的诺言。
等到秦王发觉受骗,已经来不及了,他虽然很恼火,但认为就是杀了蔺相如,也不能得到这块璧。于是就此作罢。将蔺相如好好送了回去。
玩火**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做坏事,干害人的勾当,最终将自食恶果。
春秋初,卫国的公子州吁公然刺杀自己的哥哥卫桓公,自己当了国君。他当政后,一方面残酷地搜括百姓钱财,一方面拉拢宋、陈、蔡等诸侯国一起攻打郑国,借以树立自己的威望,‘转移国内百姓对他的反抗情绪。
鲁隐公得知州吁弑兄篡位的事后,向大夫众仲道:“依你看,州吁这次夺权能够成功吗?他的国君位置能长久保住吗?”
众仲摇摇头,说:“州吁依靠武力兴兵作乱,给百姓带来灾难,百姓决不会支持他。他如此残忍凶暴,没有亲近的人愿意跟随他。众人反对,亲信背离,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接着,众仲又换一个角度说:“兵,就像火一样。一味地用兵而不知加以收敛和节制,结果必然自己烧死自己。依我看,等待他的将是失败。”
果然,不到一年,卫国人在陈国的帮助下,推翻了州吁的残酷统治,而且将他杀了。
玩物丧志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人如果沉湎于所爱的事物,就会丧失进取向上的志向。
姬发攻灭商朝后,建立了周朝,历史上称他为周武王。武王把占领的土地分封给有功的大臣和诸侯,并且派出大批使者到各边远地区,去宣扬自己的武功文治,号召远方各国和部族都来臣服。
不少远方的国家和部族慑于武王的威名,派使者来到周朝称臣,同时带来了许多贡物。在这些贡物中,有一只被称为獒的狗。这獒身体大,尾巴长,四肢比较短,毛呈黄褐色,凶猛善斗,可做猎犬。这畜生很有灵性,见到武王后就匍匐在地,似乎在行拜礼。武王很高兴,吩咐侍从好好喂养它,并重赏了献獒的使者;接着,就乐滋滋地与它逗玩起来。
太保如公奭觉得,作为一个君王,对此要有
所节制,于是作了一篇名叫《旅獒》的文章呈给武王。文中写道:沉湎于侮辱和捉弄别人,会丧失自己崇高的德行;沉湎于所喜爱的事物,会丧失自己进取的志向。创业不易,不能让它毁于一旦啊!武王读了这篇文章,想到纣王荒淫无度导致商朝灭亡的教训,觉得如公奭的文章有道理,于是下令将贡物分赐给各功臣和诸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