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融收到衣服和诏书以后,非常感激,他对齐太祖更加忠诚了。
临渴掘井
渴:口渴。掘:挖掘。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匆忙想办法应付。
春秋时期,鲁昭公因为不善治国。被人赶下了台,只能跑到邻近的齐国去避难。齐景公就问鲁昭公:“你年纪不大便失掉了国家,你有没有反省过,这是什么原因呢?”
鲁昭公回答说:“我年纪轻,有很多人爱护我,可是我没有去和他们亲近;有很多人规劝我,可是我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渐渐地,弄成了内无竭力帮助我的人,外无拥护我的人。倒是周围有好些人奉承我,对我说假话。这就好像秋天的蓬草那样,根茎已经快枯萎了,而枝叶看上去依旧长得很好看,可是等到萧瑟的秋风一起,枝枝叶叶都被连根拔起来了。”
齐景公认为鲁昭公还年轻,现在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与过失,今后或许还能成为一个贤良的国君,于是就问身边的宰相晏子:“如果让鲁昭公仍旧回到鲁国去,他能不能重新成为一位贤君呢?”
晏子回答说:“不行。一个人已经掉在水里,然后才追究掉在水里的原因;已经迷了路,然后才去问道,这就好比危难已经临头,才计划去打造兵器,进行抵抗;喉咙口被食物堵塞住,咽不下东西了,才筹划挖井取水,润喉去噎,即使你用最快
的速度去完成,也已经来不及了。”
齐景公听罢这番话,点头称是,默然不语。
临危不顾
“不顾”,不顾惜自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没有私心,非常英勇。
公元二六三年,魏国派三路大军进攻蜀国。其中一路三万多人由征西将军邓艾率领,另一路三万多人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还有一路十多万人由镇西将军钟会率领。
蜀国后主刘禅发现形势危急,赶紧派军队援助大将军姜维。姜维退守形势险要的剑阁,钟会写信对他进行拉拢,姜维没有答复。钟会见攻打不下,打算退兵。
就在这时候,邓艾率军绕过剑阁,直取成都。蜀国内部乱成一团,懦弱无能的刘禅见无法抵抗,向邓艾投降,并派人命令姜维也投降。姜维没有办法,只好到钟会阵前投降。
钟会非常钦佩姜维的才能,和他出则同车,坐则同席。但他非常妒忌邓艾的功劳,并设法陷害邓艾。邓艾灭蜀后,在成都骄傲专横,独断独行,引起晋公司马昭的疑忌。钟会乘机诬告邓艾谋反,司马昭下令将邓艾逮捕。钟会带着姜维赶到成都,派兵将邓艾押送到洛阳去。
邓艾被捕后,钟会大权独揽,他想利用手握重兵夺取天下。姜维发现了他的意图,也打算利用他的叛乱来恢复蜀国的统治,因此怂恿钟会叛乱。由于双方都想利用对方,两人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但是,钟会还没有出兵长安,司马昭已带领十万大军屯驻长安,防备钟会作乱了。钟会发现司马昭已有防备,决定马上动手。姜维想借钟会的手消灭魏国来的文武官员,然后再杀死钟会,因此对钟会说,这些官员不可靠,赶紧将他们杀掉。钟会也知道,他们会反对自己作乱,因此把他们召集起来,假传太后遗诏,要他讨伐司马昭,希望大家遵诏办事,同时拔出剑威胁说,违令者斩。
众官员慑于钟会的威胁,只好勉强依从。只有夏侯和、羊诱、朱抚三人毫不畏惧身处危境,拒不听从钟会的话,并且严词拒绝。钟会一时间也不敢奈何他们,将他们关押起来。
魏国文武官员被关的消息很快传开,士兵们不愿叛乱,组织起来攻打钟会。被关押的官员乘机逃出去,和部下一起攻打钟会。
钟会见大批魏军来攻,慌了手脚,问姜维怎么办。姜维要他反击,并带领钟会的亲信迎击魏军。由于寡不敌众,钟会被乱箭射死,姜维也被杀死。
叛乱平定后,魏元帝下诏书表彰夏侯和、羊诱和朱抚,说他们坚持气节,反对叛乱,不屈不挠,拒绝钟会的威胁,临危不顾惜自己,言词中充满着正气和忠烈。
临深履薄
“临深”,面临深渊;“履薄”,脚踏薄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处境非常艰险,必须十分谨慎小心。
东汉明帝的皇后马氏,十三岁就被选进皇宫。她生性善良,待人宽厚,行事谨慎,宫中上下都很敬重她。明帝的贾妃生了个儿子,名叫刘炟,马氏把他看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尽心抚育。后来刘炰即位,是为章帝。他尊马氏为皇太后,并多次提出要加封她的三个哥哥马廖、马防和马光。
马太后是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她清醒地看到,当时许多外戚无功受禄,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她对此很反感,所以婉转地予以拒绝。马廖的儿子马豫,担任步兵校尉,他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行为放荡不羁。眼看马太后没有给他家带来更大的恩惠,使他沾更多的光,心怀不满,口出怨言。
马廖有个朋友名叫杨终,他见马廖如此放纵儿子,特地写信劝告,说:“本朝初,许多诸侯王因对子弟失加管教,触犯了刑法最终弄得国破人亡。如今您的地位和名望这么尊贵,怎么能不面临深渊,脚踏薄冰,以他们的结局为教训呢?”
杨终的话说得很清楚,意思是如果这样下去,就会像面临深渊、脚踏薄冰一样,一不留神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令行禁止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法令严正,雷厉风行。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大肆挥霍民脂民膏。为了供自己享乐,他在京都朝歌北建造了一座庞大奢华的沙丘苑,苑内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各种珍禽奇兽,他就整天和妃子们在里面寻欢作乐。
姬昌知道纣王的日子不会太长,他求访贤才,积蓄力量,团结各地诸侯,做好推翻商朝统治的准备。经过九年的经营,国力大增,归附他的诸侯愈来愈多。但不幸的是,他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姬昌自知不久于人世,便把儿子姬发叫到床前,谆谆教导他说:“我一生的意愿是创建周的王业,你能切实做到下令去做的就立刻行动,下令不准做的就立刻停止,那就是王业的开始,望你实现我的意愿!”
姬昌去世后,姬发继承其父灭商的遗志,在弟弟姬旦和军师姜子牙的辅佐下,加紧灭商的各种准备。公元前一○五三年,姬发到孟津检阅军队,八百个诸侯自动赶来会合,拥护他出兵**纣王。但姬发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没有同意。
过了两年,纣王越来越倒行逆施,甚至杀害自己的叔父,囚禁自己的兄
长,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程度。于是姬发起兵灭商。纣王调集七十万大军与周军决战。由于商军在阵前倒戈,商军全线崩溃。纣王见大势已去,**而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