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成语故事手抄报 > 第23章(第2页)

第23章(第2页)

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河》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雅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商、羽、徵各为中国古时五音之一),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

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宋玉又用动物的活动来打比方:“凤凰能在九霄云外展翅翱翔,在篱笆间奔驰的小鸟怎能与它一起计量天地的高低?鲲鱼早上从昆仑山出发,晚上在大泽过夜,在浅水里游的小鱼怎能与它一起计量江海的深广?不但鸟中有凤凰,鱼中有鲲鱼,人中也有像它们一样的人物。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

犬牙交错

错:杂,交叉。表示像狗牙齿那样参差不齐,形容交界线错综曲折不整齐,这则成语也比喻局面或关系的情况复杂,多用来泛指各种因素相互牵连交杂在一起。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建立汉朝后首先废除了秦朝苛刻的政治制度,安定老百姓的生活。

其次,消灭了那些异姓的诸侯王,重新封了许多刘姓子弟为王,代代相传。他自以为这样一来就可永保刘家的江山。

谁知刚传到第三代汉景帝,这些刘姓王的势力已经开始强大起来。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与中央王朝抗衡,对皇帝的指令假意应付,或不理会。有的甚至暗暗谋算夺取皇位,过过做皇帝的瘾头。

有个叫晁错的御史大夫,看出情况不对,立即上奏景帝,要他采取措施削弱这些诸侯王的势力,逐渐收回给他们的封地,来巩固汉朝的中央政权。

那些诸侯王本来就想篡夺皇位,如今听说皇帝要采取措施,便立即互相勾结,其中有七个诸侯王联合起来,借口要“诛晁错,清君侧”,发动了武装叛乱。

幸亏汉景帝及时调动军队,才平息了这次叛乱。可景帝并未吸取教训,又分封属地给自己十三个儿子,各为诸侯王。

这样等到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即位后,这些诸侯王的势力又逐渐强大起来。

鉴于七王叛乱的历史教训,武帝决定限制这些诸侯王的势力。诸侯王得到了消息,非常紧张,急忙去恳求武帝,说:“皇上,我们与您是至亲骨肉啊!先王分封给我们的大片土地,像狗的牙齿那样上下交错,彼此嵌入,就是为了我们可以彼此支援,互相牵制,让我们刘家的江山坚如磐石啊!你要收回我们的封地,那不是有负于先王的意愿吗?”

汉武帝听了,一时倒也说不出话来,他当面安慰了他们,暗中采用手段,下令让诸侯王把封地分赐给自己的子弟。这样,原来十几个大的诸侯国分成了许多小的诸侯国,削弱了割据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

群策群力

策:谋划。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大家出力想办法。

西汉的哲学家、文学家杨雄有口吃的毛病,不能与人长久谈话,但写的文章非常有名。他早年爱作辞赋,后来又看不起辞赋,转而研究哲学,模仿孔子的《论语》,著作了《法言》。

在《法言

·重黎》中,杨雄论述了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争斗的情况。项羽兵多将广,但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起来。后来他虽然突出重围,但到乌江边时,跟随他的只有二十八名骑兵了,而在追杀的汉军却有好几千。他知道末日已到,感叹地说:“这是老天爷要我灭亡。”说罢,拔出宝剑自杀。

项羽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天之亡我”,这是一种天命观。杨雄反对这种观点,他在《法言·重黎》中假托一个人问自己:“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临死时还说此‘天之亡我’,这话对吗?”

杨雄回答说:“汉王刘邦善于采纳大家的计策,大家的计策又增强了众人的力量;项羽不采纳大家的计策,只靠自己的勇猛行事。凡是善于采纳别人计策的就能胜利,只靠自己勇猛之力的就会失败。这与天有什么关系呢?”

应该说,杨雄对汉楚相争中项羽失败、刘邦获胜的评价和看法是很正确的。入木三分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书断·王羲之》。

东晋时候,我国出了一位大书法家,这就是被历代书法家、鉴赏家称为最高楷模的“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从小喜欢练字,七岁就能写出一手好字。十二岁那年,一天,他见到父亲枕头下有一本介绍写字方法的书——《笔论》,就兴冲冲地拿着它去找父亲教他练书法。父亲说他年岁小,没有应允,答应待他长大后,一定教他练书法。王羲之一听急得跪下来向父亲请求说:“现在就教我吧,如果等长大了再学,那就太晚了。”父亲看他决心大,便答应了。

从那时起,王羲之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如痴如迷地苦练书法,即便在休息的时候,也在细心地揣摩着字体的间架结构和气势,心里想着,手指便在衣襟上画,时间一久,竟连衣襟都划破了。

王羲之的字越写越好,字迹既秀丽又矫健,到青年时期他已经是有些名气的书法家了。但王羲之仍然不停地苦练,走路、吃饭、乃至睡觉都在揣摩各书法家的笔势,手指不停地划字影。有一天,上了床,他还用手凌空划字,一不留意,竟划到妻子身上,妻子笑着说:“你怎么在人家身上划?自己的呢?没啦!”

没料到,就这句玩笑话,竟让王羲之悟及到应该创造自己的书体。从那以后,他翻读碑帖手迹,揉和百家之长,得千变万化之神,自成一体,他的字写得更加优美,苍劲了。据传说,有一次,王羲之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雕刻工匠照着刻下来,工匠刻木时,竟吃惊地发现墨迹已透入了木板三分深。

当然,这种传说未必真有其事,人们只不过借此来形容王羲之所写的字笔力雄劲,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后来人们也根据这个传说,引申成“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说话、分析问题或写文章非常深刻。

入室操戈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后汉书·郑玄传》。操:拿;戈:兵器。

郑玄,字康成,是东汉时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他的祖先在汉哀帝刘欣时代做过尚书仆射。郑玄年轻的时候,就不愿做官,一心想研究学问。他的父亲多次责备他,但还是不愿改变自己的志向,只好送他进太学读书。后来他又四处投拜名师就学,共十余年。回到家乡后,又同当时研究经学的名士何休交上了朋友。何休把自己写的《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等三篇文章,送给郑玄看。郑玄看过后,不赞成他的观点,同样也写了《发“墨守”》、《“膏肓”》、《起“废疾”》三篇文章,针锋相对地逐一批驳何休学派R论点。何休看了郑玄的文章后,感叹地说:“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意思是说:郑玄就象是进了我屋,拿起我的兵器,在向我进攻呀!

后来人们就把这句话简化成“入室操戈”这个成语,比喻拿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

人自为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