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成语故事图片 > 第13章(第3页)

第13章(第3页)

《邵氏闻见前录》第十八卷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公深以为知言。”这里的“公”和“君实”都指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司马光曾经问邵康节说:‘你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邵康节答道:‘您是一个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实实在在、一丝不苟的人。’司马光认为这是真正了解他的人所说的话。”

后来,人们引“脚踏实地”为成语,此喻办事踏实认真,非常可靠。

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来源于秦末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的故事。

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反对秦二世统治,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对它都有记载。但用“揭竿而起”这个词的,要首推西汉前期贾谊的《过秦论》。《过秦论》在历数秦王朝统治的过失之后,提到陈涉(即陈胜)起义时,是这样描写的:“率罢(同疲)弊(指衣衫破烂)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读yínɡ营)粮而景(同影)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陈涉率领数百名衣衫蓝缕、疲惫不堪之戍边之卒,在前往北方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一带)的路上,在大泽乡(今属安徽省宿县专区)举行起义。他们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天下民众云集响应,担着粮草紧紧跟从,山东地带的各路英雄豪杰(指刘邦、项羽等,因为他们都在华山、太行山以东地区)也都先后加入起义行列,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后来,人们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演化为“揭竿而起”成语,以比喻举行起义。

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出自《礼记·檀弓下》。

古时候,齐国有一年发生大灾荒。有一个名叫黔敖的人,他准备了不少饭食在通衢大道上,留给那些没有饭吃的逃荒者吃。有一个饿汉子路过这里,黔敖左手捧着吃的,右手端着喝的,迎上前说道:“嗟,来食!”饿汉抬起头,睁大了眼睛,向黔敖看了看。说道:“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意思是:“(你不知道)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了这个地步。”饿汉对黔敖虽表示一下谢意,但并不吃。最后,被饿死。

“嗟来之食”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集思广益

“集思广益”由三国时代的蜀国丞相诸葛亮的“集众思、广忠益”这句话变化而来,见《诸葛亮集·与群下教》。

诸葛亮一生,最敬佩那种办事勤勤恳恳、尽忠于国的人。一次,他对属下表扬了参事董幼宰。他说:董幼宰在幕府里协助处理政务七年,只要他发现有处理不当的事,就提意见,那怕是反复提到十次,他也要讲。如果大家都能象董幼宰这样勤恳认真,忠于国家,我诸葛亮也就可以少犯过错了。诸葛亮对大家提出要求道:“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复,旷阙损矣。”意思是:要懂得,凡是在幕府参与政务的人,都应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听取大家有益的意见,这样事情才能办好。如果远远地避开哪怕是很小的嫌疑,不提出不同的意见或看法,那就会使领导闭目塞听,工作受到损失。

后人根据诸葛亮这段话,缩写成“集思广益”成语,说明要使工作做得卓有成效,就必须集中广大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多方面有益的意见或经验。

嫁祸于人

“嫁祸于人”,由“欲嫁其祸于赵也”的话变化来,即移祸于别人之意。出自《史记·赵世家》。

公元前262年(战国后期),韩国上党(今山西省太行山地区)太守冯亭派人到赵国见赵孝成王,说韩国原打算将上党地区十七城市划给西方的秦国管辖,但当地吏民都不同意,希望划归东方的赵国管辖,看赵国同意接收否。赵孝成王听后大喜,召平阳君赵豹商量,说:“冯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赵豹说:“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圣人对无缘无故得到利益的事是很担忧的)。”赵王说:“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赵豹说:“夫秦蚕食韩氏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可谓非无故之利哉!”意思是:西方强大的秦国一直在蚕食韩国的领土,对上党这块领土,它早就眼睛盯着了。韩国现在之所以不把它让给秦国,而主动送给赵国,这是要嫁祸给我们赵国啊!强大的秦国天天在打主意而得不到,而弱小的赵国却坐收其利,这难道还不是得无故之利吗?赵豹最后再次提醒赵孝成王:“必勿受也”,千万不要接受。但赵王说:“今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十七币(‘币’这里可作赠送讲)吾国,此大利也。”

赵豹出,赵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商量,赵胜同意收。遂派大将廉颇率兵进驻上党长平(今山西省高

平县)。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赵括代替廉颇驻守长平,被秦军打败,秦国一下活埋赵军四十余万。这时,赵孝成王非常悔恨自己过去没有听赵豹的话,招来了长平之大祸。

锦囊妙计

“锦囊妙计”,见《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周瑜与孙权定计诓刘备过江招亲,以便害死刘备,并乘机索回荆州。但计被诸葛亮识破。诸葛亮劝刘备只管去,不必担心。刘备却说:“周瑜定计欲害刘备,岂可以身轻入危险之地?”孔明大笑道:“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刘备怀疑不敢往。诸葛亮又说:“吾已定下三条计策,非子龙(赵云)不可行也。”遂唤赵云近前,附耳言道:“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冬,赵云保着刘备乘快船十只,随行五百人,离了荆州前往南徐(即今镇江市,当时为吴国都城)。荆州之事,皆听孔明裁处,刘备到东吴后,按孔明三条锦囊妙计行事,终于获得成功,与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成了亲。

“锦囊妙计”成语由此得来,后人用它比喻能解决问题的好汁策。

解衣推食

“解衣推食”由韩信“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话缩写成,意思是解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送来自己吃的饭给我吃。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汉相争中,汉王刘邦大将韩信率兵扫平齐地(今属山东省)后,自称齐王。项羽对齐地尽归汉,汉势力进一步扩大甚为不安。于是派遣部下武涉去劝说韩信“反汉与楚连和”,以便“叁(同三)分天下王之”(项、韩、刘三分天下,共同为王)。韩信拒绝了项羽的意见。他对来使武涉说道:“臣事项王(韩信投归刘邦前,原是项羽部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计策不被采纳),故倍(同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人家——刘邦——那么深深的信任我),我倍之不祥(我背叛他是不好的),虽死不易(就是我死了也不变心)。幸为信谢项王(请您代我韩信感谢项王对我的一片心意)!”

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引出“解衣推食”成语,形容对他人(包括亲朋故旧及自己的部下或下级)无微不至的热情关怀。

解铃还得系铃人

“解铃还得系铃人”出自明代瞿汝稷的《指月录》。

该书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金陵(即南京市)清凉山有一个名叫泰钦的和尚,他性格豪放,聪明过人。一日,有一个法眼和尚向众僧问道:“老虎脖子上系着的铃铛,谁能解得下来?”众僧没有一个能回答出来的。恰好这时泰钦来到,那个法眼和尚又将上边问话重述一遍,泰钦不加思索地答道:“那个系铃的人可以解得下来。”

后来人们即根据这个故事编出“解铃还得系铃人”成语,比喻谁出问题就由谁去解决。现在也有用成“解铃系铃”或“解铃还是系铃”、“解铃还仗系铃”的。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成语由神话故事演变来,比喻坚毅不拔、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传说远古时代炎帝神农氏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一天,她驾驶着一叶轻舟去东游大海。不幸,东海风起涛涌,将小船打翻,女娃被大海吞噬。但女娃不甘心被海水淹死,她的精灵变成了一只美丽、勇敢的小鸟。由于她飞翔时总是叫着“精卫!精卫!”所以她的名字也就被叫成“精卫”。

精卫住在发鸠山上,一心要填平那个可恨的大海。于是她每天从西山衔一枝树枝或一颗小石子飞投东海。咆哮的大海嘲笑道:“小鸟儿,算了吧,就算你干上百万年,也别想能把我大海填平!”飞翔在高空的精卫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就是干到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将你填平!”从此,精卫更加不休息,往返飞翔,把西山的树枝和石头衔投东海。

箭在弦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