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的文识底蕴,岂能不知杨子伦这页纸的分量。
他不仅要替自己的奏折扬名,还要把赵飞拔到一个更加高的高度。
这样在历史上,左中正荡胡奏必定和赵飞一起双星闪耀。
左中正颤抖地问道:“杨子伦,这些真是你写的?”
杨子伦笑道:“不是我写的,这是大晋王朝左中正左大人写的荡胡奏。
”
“杨子伦,谢谢你,谢谢你。
”
左中正一下子泣不成声。
他心知肚明,有了杨子伦这些点睛之笔,荡胡奏必将名满天下、千古流传。
足了,足了,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此刻他恨不得还有更多的传家宝可以送给杨子伦,以表达内心的谢意。
杨子伦笑道:“老左啊,明天上朝你别自己念奏折,让李玉庭帮你读。
”
左中正疑惑地问道:“为何?”
“左中正念左中正荡胡奏,不够大气,念到溢美之词时,你会下意识不好意思。
”
“老李人很儒雅,又是修行者,中气比你足,他念你的奏折会更自然。
”
“最关键的是,奏折是你写的,你已熟稔于胸,念不住那种震撼感,懂吗?”
左中正顿时了然。
他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这杨子伦是什么人啊,他竟然连这种细节都想到了?
杨子伦向左中正借了一个房间,将蒙着白纸的木板拿进去,独自呆在里面。
左中正没管他在做什么,他沉浸在杨子伦给他润笔的荡胡奏文字里难以自拔。
反正等下要一起去给赵飞守灵,到时自然知道他做了什么。
半个时辰后,杨子伦拿着蒙了白布的木板和左中正一起到了赵家的灵堂。
李玉庭,楚向天,晋明侯,燕王夫妇,兵部尚书等人早已到了,他们正在和赵卫国闲聊。
老爷子赵成栋不听劝,一直坐在赵飞的灵柩前,默默地将手搭在棺材上。
他抚摸着棺材,好像是在抚摸着赵飞一般。
赵飞是他最喜爱的嫡长孙,老爷子一直对他寄予厚望。
如今赵飞做出如此大的功绩,可惜人竟死了,老爷子心里的悲伤无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