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离渊军中,有一个养马的,他姓满,叫青楼,因为他自幼在青楼长大。
大约也是十几岁就离开了家乡,去往北边,对这座故乡的印象,唯有春风徐徐,杨柳依依。
秦楷牵着杨柳站在船头,望着愈发临近的宛州港。
宛州城,将近十年没回来了,对于这座城,这个地方,秦楷也多记得那路旁成排成排的杨柳。
宛州港上,接家人的人非常之多,人人翘首以盼,看着停港官船上下来的是不是自己的亲人。
秦楷与家人下船。
秦母对这片土地,也有着一定的感情,“还是江南这片土地养人啊。”
初到江南的小雨左顾右盼,但又有些害怕,缩在言若青的后头。
枣儿一直陪在秦母身边。
陈仵作和小雨差不多,也对这江南颇为感兴趣,觉得比长安那干燥地好了许多。
在玄武山那次遭遇之后,他们这一伙人行李骤减,都是些自己的衣物。
最重的,就是言若青捞上来的那套黑色铠甲,现在也挎在扬柳的身上。
接人的队伍中,有一个老人和青年并不扎眼,可秦楷还是一眼就看到了他们。
秦楷牵着杨柳走在前头,往岳父大人那边走去。
行进途中,听到了各种声音。
例如某家商户在陵南江往上的生意如何如何。
这次长安又发生了哪些事情之类,多是些家长里短。
那位曾身在沙场的老人对着秦楷这边招了招手,秦楷走上前去问好:“见过岳父大人,见过大舅爷。”
言重义子言平用横刀捅了捅秦楷,“怎么,一年不见就生疏了?”
言若青也走了上来,“父亲,哥!”
言平看到言若青之后心情好了许多,然后又瞬间变脸,“看你都憔悴了,说!是不是秦楷这小子欺负你了?哥给你出头!揍死他。”
秦母也上前来跟着亲家打招呼。
言平态度又立马改为恭敬:“王姨,我爹准备了马车,从这儿回礼安村还要些距离呢。”
秦母:“真是劳烦亲家了。”
言重摆了摆手:“都是小事,回家吧,我们好久都没一起吃饭了吧?”
言若青握住秦母的手说道:“娘,你们先和爹爹回家,我还要带着小雨他们去看看新店铺呢,不然家里也是不够地方住人的。”
于是一行人分成两拨,言重与秦母、枣儿先回礼安村老宅,并带走了行李和杨柳。
言若青则带着众人往宛州城中走去。
言若青早已托人在主街上购得一间铺子,两层小楼,后边还有一个院子,与长安那处‘明月坊’的布局如出一辙,但是比长安那处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