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我有点新的想法
许青舟先去宿舍休息半个小时,1点50到达实验室,见到了实验室负责人马良载院士,另外一个还有常教授。
马良载院士打量着许青舟,有些惊叹:「年轻得有点吓人呐,老常,咱们这个时候可都还在啃书本呢。」
「是啊,小许可是季主任他们从数院那边挖过来的。」常教授说道。
许青舟笑着说道:「您过奖了,我还需要多向各位前辈学习。」
常教授说:「小许,你的那个实验很有意义,根据你的空间走离效应对压缩影响的理论模型,我们已经对信号源进行细微的调整。」
「目前,信号通道的稳定性整整提高了1。5%。」
「能帮上忙就好。」许青舟说,和自己当初估计得差不多,1。5%,在这样的大型试验中,哪怕是0。1%,都可能产生决定性影响。
常教授问:「小齐都和你说了任务了吧?」
「嗯,说了,我先跟锺教授这边。」
常教授点头,「你先跟着锺教授,从那些论文来看,矩阵与线性代数,刚好是你擅长的领域,其它实验,等你熟悉项目过后再说。」
京大物院这些年实在是有点拉跨,不过,现在不一样,他在许青舟身上看到希望,所以想着有机会就多让许青舟接触其它实验,提前积累经验了。
「好,谢谢常教授。」许青舟笑着点头。
马院士和常教授鼓励了一下许青舟,就开始把大家叫出来开会。
这种会议就没有什麽空话,基本都是总结上周的实验情况,一针见血地指出实验里的不足,或者安排接下来的实验日程。
整个实验室一共有16个人,加上他们这些实习生就有19个人。
马院士是总负责人,其次是常教授。
对于马院士和常教授口中的各种专业术语,许青舟倒是不陌生。
他曾经主持过好几颗量子卫星的研制工作,对什麽轨道参数之类,量子态之类简直不要太熟悉。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比如那时候的量子卫星研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发射的基本都是中高轨道卫星。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嘛。
现在算是处于开疆扩土的阶段。
低轨卫星,星地之间的对准和跟踪的难度直线上升,接收到量子信息同样很少。
许青舟所在的这个组,主要是提供算力支持,有5个人,除了锺勇涛教授,还包括了2个博士,外加许青舟和邓子怡2个。
现阶段的工作内容——负责设计量子态和纠缠态的数学模型和算法。
这个模型,将会和之前已经完成了的姿态控制模型,自由空间损耗模型等等,合并组成一个完整的模型系统。
工作会开完,大家很快又投入工作里。
锺教授组这段时间的任务是制作量子态的数学模型。
量子态在量子力学中通常表示为一个复数向量的线性组合,这个向量存在于一个称为希尔伯特空间的抽象数学空间中。
锺教授带领许青舟和邓子怡负责模型中的复数向量表示,另外两个人负责密度矩阵表示的设计。
旁边的计算教室。
「量子态的数学模型允许态矢量表示为基向量的线性组合,我们的会更复杂,将以这个为基础,搭建一个更加高效和先进的模型。」
锺教授给许青舟和邓子怡说道: